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7-04 16:40:15作者:未知
2022年3月底,一个身穿迷彩服,肩挎工具包的中年男人,在一群等活儿的工人里四处张望。
他眼里紧盯着路过的行人和车辆,不时举起手中的A4纸,上面写着“瓦工/抹灰工”。
此时,一个路人似乎认出了迷彩服男人,对他喊了一句:“哎,这不是宝发集团的张总吗?”
男人回过头,看到路人在拍摄,露出漏风的门牙:“别叫我张总,叫我张老赖……我能借你的平台说两句话吗?”
路人同意后,男人突然双膝一跪,双手伏在腿上,低头哽咽了起来。
张增加
“我是张增加,2018年公司破产,赔了2380万。卖房卖车后还了1800万,现在还欠大概600万。大家给我三到五年的时间,我一定会把债还上。”
围观群众越来越多,有人感动,有人理解,有人叹息,也有人竖起了大拇指。
这位前陕西宝发集团董事长,为何会从亿万富翁变成街头泥瓦工?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1971年,张增加出生在陕西兴平市周便村,家里有七个孩子,他是最小的一个。
9岁时,父亲病逝,张增加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忙打理家务农活。祸不单行,父亲去世不久,母亲又因操劳过度而卧病在床。
生活的重担落在了每个孩子身上,年幼的张增加看着贫穷落魄的家庭,决心肩负起一个男儿的责任。
下地种田、施肥除草、收割粮食、修砖补瓦、洗锅刷盆……什么苦活他都愿意干。
18岁那会儿,张增加买了一辆蹦蹦车(电动三轮车)。农活不忙时,他就去跑运输,帮补生计。慢慢地,家里的生活有了起色。
电动三轮车/资料图
都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21岁时,张增加就与定了娃娃亲的女孩刘亚妮结婚。
当时给了一头牛和500块作为彩礼,但不幸的是,牛竟然被偷走了。
妻子刘亚妮不介意又穷又倒霉的张增加,她同样来自贫苦家庭,从小能干耐劳。
“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丢了一头牛而已。”
刘亚妮当初跟张增加可谓患难见真情,有了妻子的支持和鼓励,张增加决定白手起家,开辟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第一关,从粮食开始。农民出身的张增加,常年跟土地打交道,知道哪些地方高产哪些粮食。
他锁定关中玉米连年丰收的“商机”,开始向农民收购玉米,转手再卖给啤酒厂。一买一卖几个回合后,确实小赚了一把。
但做生意并不是一手给钱,一手收钱如此简单,这过程中要是“给”和“收”的差价拿捏得不准,很容易赔本。
初次创业的张增加一不清楚玉米的价格行情,二也不知道要去了解这事儿,在给宝鸡啤酒厂供货时,他用七毛二收购的玉米,只能卖出六毛八,这一大车玉米,活活赔了五万多。
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张增加
但张增加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不服输的他坚持要开启创业第二关。
看粮食这块倒腾得不好,张增加就打起了“炼油”的主意。
看到村里有人用土锅炉炼油,他就到处筹借资金,自己也尝试着用“土法子”来炼油。
可这玩意儿怎么说都要使上点“技术”,不懂技术的张增加,一开始虽然赚了点钱,但最后还是把赚来的6万块全部赔个精光。
一连两次创业失败,张增加的锐气被削了一大半,而霉运竟然还没结束。
俗话说:“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正当张增加为债务愁眉苦脸时,母亲的病情突然恶化,手上没有多余资金,张增加只好卖掉家中仅剩的那台蹦蹦车,为母亲治病。
几番折腾下来,张增加不仅没赚到一分钱,还负债13余万,他的眉眼愁得都快缩成一个“囧”字了。
好在,妻子刘亚妮时时在身边苦口婆心地劝导和安慰,张增加才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俗话又说:“天无绝人之路。”
正值低谷的张增加万万没想到,自己即将踏上创业的逆袭之路。
80年代末,国家号召农民大面积栽种果树,不仅可以帮助国家开荒种地,同时也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张增加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商机”,他决定收拾心情,重振旗鼓,开启创业第三关。
种果树起码要有种子吧,但前面两次挫败,已经赔光了张增加的创业资本。
“没钱买种子就去捡吧。”
张增加
张增加领着妻子,低头看路,紧盯“目标”。一瞅见别人吃过而扔掉的桃核,他们仿佛松鼠看到果仁似的,立马跑过去捡到箩筐里。
夫妻俩把这些捡来的桃核全部种进地里,悉心照顾,然后像盼孩子一样,盼着它们快快长大。
这些桃树也很争气,长得又快又高,结出的果子又大又甜。
果子卖掉后,张增加把一部分钱留给母亲看病,另外的钱则用来还清所有债务。结算时清点了一下,竟然剩了800元。
这是他创业这么久以来,第一次有了“盈余”。
手里拿着轻飘飘的800块,张增加的心里却是沉甸甸的。
他深知,创业不易,不能靠一股蛮劲盲目闯荡。于是,他渐渐变得谨慎、虚心,小心翼翼地准备着,看准时机启动创业第四关。
张增加
1997年,张增加来到咸阳市礼泉史德街道,看着来来往往的客商和村民挤满了街道两侧,景象一片繁荣,可这些人却愁着没地方吃饭。
大街上真正实惠的小饭馆很少,张增加又一次嗅到了“商机”,他随即开了一家便宜好吃的面馆,与妻子二人辛勤操持,热情待客。
实惠又实在的小饭馆深得街坊们的喜爱,张增加的生意越做越好。
2002年,张增加去山东看望远嫁的姐姐。没想到,山东的经济发展亮瞎了他的眼,他一边啧啧称奇,一边在心里打起了创业第五关的算盘。
他发现,兴平老家那些无人问津的废旧桐木在山东竟然广受欢迎,数十万人在山东搞起了木材加工生意。
张增加
“我为何不把兴平的木材拿来加工呢?”张增加在心里琢磨着。
回到家乡后,张增加先走访市场,认真考察一番,然后分析利弊,权衡风险,之后他再开始走街串巷地收购废弃木材。
木材重新被利用、加工、出售,木材产品很快就供不应求,张增加的木材加工厂逐渐壮大了起来。
仅仅两年时间,凭着这所木材加工厂,张增加足足赚了220万。
比起第一次盈余的800块,创业第五关的盈余是名副其实的“沉甸甸”。
兜里的钱多了以后,张增加的野心愈发膨胀,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即将迎来创业路上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
木材加工生意做了不到10年,张增加的资产已经累积上千万。显然,这个小小加工厂已不能满足他的创业需求。
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汽车行业,豪迈地开启创业第六关。
2010年,张增加斥800万巨资,投资陕西宝发汽贸有限公司,经营汽车销售和提供汽车相关服务。
2012年,他继续投资并成立咸阳天佑汽车有限公司。
视频截图
在汽车行业折腾三年,最终只赚了780多万,投入产出比跟预期结果相差甚大。
此时,张增加还没意识到问题所在,他以为只要把生意做大、做广,营业额就能提上来。
2014年到2018年,张增加逐渐加大投资力度,分别在宝鸡、咸阳和渭南投资了7个4S店。开张场面红红火火,陕西民众口口相传:兴平出了个“汽车大佬”。
疯狂扩张让张增加爬上了事业巅峰,到了2017年,他已经是7家公司的法人代表,4家公司的股东,并且担任5家公司的高管,资产更是破亿。
那会儿的张增加,经常在各种公众场合露面,西装革履,名车出入,走路都带风。
可故事的走向往往是:前面有多风光,后面就有多落魄。
2018年下半年,汽车行情急转下滑,销售量骤减,宝发汽贸的资金链面临断裂。为了公司周转,张增加四处筹借资金,甚至用个人名义向私人借款为公司输血。
尽管他拼尽全力,也无法让事业起死回生。
2018年年底,张增加旗下的公司合计亏损2380万元,他只好宣布公司破产。
张增加
但,如此巨额的债务该如何还?
张增加当时唯有一个办法——变卖家产。他把房子卖了,把车库里的靓车卖了,把一切能变卖的东西都拿来还债,砸锅卖铁地还掉了1800万,还欠大约600万。
可这600万实在无力偿还,张增加很快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短短几年,从资产上亿到身无分文,从企业董事长到失信老赖,这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让张增加一下子陷入了绝望。
他一夜一夜地失眠,坐起来不停对自己灵魂拷问:
“我怎么会混成这样?”
后来,张增加坦言,一是因为自己太重情义,把曾经在木材加工厂一起干活的兄弟,全部放在汽车公司的重要岗位,可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不一定匹配汽车行业。
二是当时盲目扩张,在销售低迷的情况下,7个4S店的巨大成本根本吃不消。无论怎么拆东墙补西墙,公司还是无力回天。
然而,张增加要面临的打击还没结束。
2018年,因为种种缘故,与自己打拼半辈子的妻子刘亚妮也转身离开。
张增加与妻子
事业家庭双双受挫,张增加负压过大,突发脑梗。幸好及时抢救,才得以慢慢恢复。
大病后的张增加依旧心如死灰,他想逃离纷扰,却发现自己无处可归;他想安度余生,却时刻感受到身上千斤重的债务。
一想到还有一堆人等着他还钱,他就坐立不安,茶饭不思。
“人家的钱也是来之不易,我应该要给人家还债。”
一番思前想后,张增加最终决定,从头再来吧。
从头再来,说着轻松,做着一点也不轻松。
年过半百,没有本钱,也不懂什么特别的手艺,张增加只能靠一双手去劳动、去赚钱。
通下水道、去工地打散工、到陕西建工建方舱……每天沉浸在体力活里,虽然很苦很累,但想到能够多还一点债,张增加的心里就感到无比踏实。
而在他身后,还有一帮相亲相爱的家人跟他一起肩负债务。
“整个家族14个兄弟姐妹一起帮我还债,我一定会努力工作,争取再创业,还掉所有债务。”
后来,张增加想起年少时曾跟别人学过一点泥瓦活,就索性拿起瓦刀和批铲,穿上迷彩服,背起工具包,来到熙来攘往的街头,混进民工堆里。
张增加街头打工
一瞅见有汽车停下来,他就大步上前,举起手中的A4纸,向车里的人询问:“老板,需不需要瓦工?”
被路人认出后,就有了开头“跪地”那一幕。
路人顺道问起他未来的计划,张增加说:“现在先弄点原始积累,然后买个三轮摩托去贩菜,再弄个水果摊。”
“等有了资金积累,再争取创业、还债。”
张增加的视频曝光后,很多陌生网友都对他的人生经历表达理解和同情。
也有网友说认识这个“张总”,说他是个好老板,鼓励他东山再起。
更有四川的朋友说:“张总开个直播带货吧,我一定会支持的。”
原来,2008年汶川地震时,张增加和妻子二人曾租了两辆大汽车,亲自把购买的救灾物资运送到四川都江堰。
随后,两人又积极投身救灾行动,捐款捐物,出钱又出力。
难怪四川人民会记得他!
视频截图
而张增加的陕西老乡也给他点赞加油,因为张增加致富后,经常参与村里的公益事业,哪家有困难也必会鼎力相助。
看到这么多网友的支持,张增加逐渐重燃对生活的希望,同时也不忘鼓励其他负债者。
“负债不要紧,一定要坚强活下去,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另外,他还借自己的短视频账号,让其他创业负债者勇敢地站出来,分享他们的故事,分享更多创业机会,大家抱团取暖,互相鼓舞。
当被问及现在的心态时,张增加说:“我现在已经放下了,有一种重生的感觉。”
“人逢绝处是重生,以后我就叫张重生吧。”
从张总,到张老赖,再到张重生,张增加的人生可谓一波三折。
他的故事也许不是最波澜壮阔,但也足够让人俯首感叹。
他在自媒体账号里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收过鸡,捣过蛋,开过土法炼油厂,弄过加油站,卖过包子,售过扯面,开过饭店,种过果树,弄过木材加工厂,卖过车,开过4S店,成功过,也失败过……”
如此“万花筒”般的人生经历,一路走来还真不容易。
张增加街头下跪
一个70后创业者,学历不高,知识欠缺,完全靠一副不服输的劲儿和不怕苦的精神,一遍遍地开始、失败、重启。
创业六次,最终一无所有,负债累累。
好在,在他遍体鳞伤的身体里,还有着责任和担当,还有着勇气和信念。
卖房还债、卖车还债、打工还债、创业还债……
张增加的人生一直都是有盼头的,即使跌入谷底,他还是会说:
“人生重在经历,经历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让我有勇气从头再来。”
好一句“从头再来”,年过半百的张增加,依旧是一个“勇士”。
相信他一定可以东山再起。
-END-
作者:大翎
编辑:柳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