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87只ETF交易开启 20家公募基金率先受益

更新时间:2022-07-05 07:37:00作者:佚名

首批87只ETF交易开启 20家公募基金率先受益

7月4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下称“互联互通”)下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交易所买卖基金,下称“ETF”)正式开启交易,这也成为资本市场上又一标志性事件。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7月4日,自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已超1.7万亿元,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超2万亿元。市场人士表示,ETF产品正式纳入互联互通标的,这是互联互通开通以来,两地资本市场深化合作,进一步落实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举措。ETF互联互通标的将为北向资金和南向资金增加新的投资标的,将会进一步将长期配置型资金引入两地市场,也意味着A股市场国际化进程更进一步。

首批87只ETF开启交易新交易工具扩容

根据交易所公告,首批正式纳入沪深港通标的ETF达87只。其中包括沪股通ETF共53只,深股通ETF共30只,港股通ETF共4只。内地投资者可通过南向沪港通和深港通买到4只港股ETF,而国际投资者则可通过北向沪深股通买到83只A股ETF。

“此次北向‘ETF通’所涵盖产品较多、类型丰富,不仅包括创业板ETF、沪深300ETF等核心宽基产品,也涵盖了如芯片ETF、碳中和ETF、5GETF等代表性行业主题产品,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等领域。由于相关投资产品及板块在香港股票市场较为稀缺,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具有较强的配置吸引力,助力其实现更便捷地投资内地市场。”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目前香港本地市场投资A股的ETF仍集中于主要宽基指数,而近年来,内地股票ETF市场不断深挖细分,行业主题类ETF快速兴起,数量已占到全市场的半壁江山,例如证券、银行等行业ETF,以及5G、芯片、消费、新能源车等热门主题ETF,部分特色产品对境外投资者有较强的配置吸引力。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也强调,对无论是投资型和交易型的海外投资者而言,更为丰富的ETF标的都将提升投资决策效率和丰富中国市场交易策略,尤其是涉及内地股票市场一些独特的主题和稀缺的行业类型。而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ETF通可优化投资组合,为其全球配置提供途径和便利。

20家公募基金率先受益增量资金有望加速进场

“互联互通成为外资配置A股主要途径的背景下,进一步丰富外资可投资品种并提高其投资便利性后,ETF市场有望迎来增量资金。而借助此次扩容的机会,有望为内地实体经济注入更多的资金同时,也为国际资本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投资中国市场的机会。”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南方基金表示,数据显示,在港交所上市的股票ETF中,投向A股的基金合计规模已超500亿元,体现了境外市场对A股ETF的投资需求,未来互联互通有望为内地A股ETF引入多样化的增量资金。7月4日交易首日,高盛全球市场部大中华区股票业务主管马智萍介绍,该机构交易团队已经完成了多笔互联互通机制下的ETF交易。作为能够支持境外机构在QFII及全部互联互通机制下投资的金融机构,高盛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外资通过ETF互联互通机制流入中国金融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首批83只北向符合资格的ETF产品,涉及到总规模逾6717亿元的20家公募基金。其中,广发、华夏、国泰、易方达数量居前,分别为12只、10只、8只、7只。

资本市场国际化再进一程

随着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入推进,ETF将成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ETF互联互通机制将进一步拓宽,有助于持续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介绍,近年来沪港通成交额逐渐增长,累计成交额高达52万亿元。下一步,上交所将进一步加强与深港交易所、两地结算公司及市场参与者的交流协作,持续优化互联互通等机制安排,积极营造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市场环境,推动与香港市场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指出,将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有利于丰富跨境投资品种,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便利和机会,促进两地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部署、支持香港市场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互联互通机制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自2002年实施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2011年实施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持续加快。ETF纳入互联互通,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表示。

本文标签: ETF  a股  交易  股票  交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