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11-29 09:08:51作者:智慧百科
导读: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周年。11月10日至12日,第六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由复旦大学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与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论坛上,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社会人口研究所所长范丽珠教授发表题为“疫情下义乌如何保持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文章经作者授权和审阅。
【演讲/范丽珠】
大家好!今天我想谈主题是:疫情第三年,再看全球体系和地方市场连接的义乌经验。在“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国际论坛上,我多次谈到义乌。与其他专家学者的学术背景不同,我把自己当作人类学家。今天学者们提到的无论是“生产网络”问题,还是金融问题,在我们“义乌调研”的过程中都实际接触过。
促成世界和中国贸易往来的,不仅仅有生产网络,还有贸易网络,也就是说,如何通过贸易把货流通出去?我们访谈中国商人或外国客商时,他们都会谈及汇率问题,汇率一定会影响生意,而一些小国家存在缺乏外汇的问题。还有一些国家(如也门、叙利亚)虽然处于战乱中,但他们的商人在义乌依然非常活跃,由于这些国家受到美国的制裁,因此交易达成后如何兑换外汇需要一个途径来解决,这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作为一个人类学家,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对义乌本地商人或国际客商的观察。义乌虽然是个小地方,但是义乌的小商品走出了一个大市场,成为全球经济的窗口,所以我们调研的主题就是“全球体系和地方市场的有效连接”。
义乌是一个小市场,这个小市场连接起了全世界的各个小市场,所以正常年份义乌有来自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商人,其中超过70%的外商都来自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伊拉克、俄罗斯等“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我曾在义乌清真大寺见到一位非常体面的叙利亚商人,他跟我说,“我非常高兴能在中国做生意。”他开着一辆“大奔”载我们去国际商贸城,途中他很伤感地补充道,“但我的家人都是流落欧洲的难民,现在想起来都要流眼泪。”
在义乌既有高端的产品,也有老百姓需要的日常消费品,我们不仅有生产各类商品的能力,还有与之匹配的生产网络和贸易网络。比如说,非洲有不少国家内的区域处于部落状态,现在他们能够用到来自义乌的塑料脸盆和大量日常用品,这样他们就感到与全球化的生活方式连接在一起了。
义乌原本是一个汇聚全球客商的地方,由于疫情外商入境受到了影响,这两年在义乌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老外少了。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数据,正常年份每年义乌的来往人次约有55万人次,根据《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2019-2021年外商出入境的人数,与2019年外商出入境53万多人次相比,2020年与2021年外商出入境分别下降至51778人次、34105人次,很多原本常驻义乌小商品城的外商也无法回来。
从义乌海关披露的2020年和2021年全年及2022年1-8月义乌市进出口总值的数据中,我们看到以“外贸立市”的义乌在全球性危机中坚守其“小商品-大市场”定位,在持续三年的全球性疫情仍未完全缓解,且很多国家的疫情反复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既为国内“稳外贸”做出贡献,又满足了疫情期间,国际贸易和全球各地民众日常家用的新需求,展示出全球性市场的神奇魅力和韧性。
2020-2022年义乌市进出口数据。图自作者
很多人在访谈中谈到,义乌现在看不到外国商人了,那么这会不会让当地的经营者失去信心?这几年我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穆斯林客商,他们在议论疫情带来的麻烦时,多数对义乌的未来和中国的贸易充满信心,包括伊朗商会的会长和阿富汗商会的会长,他们在义乌很多年了,他们相信疫情终究会过去。因此,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人在维护义乌小商品的地位,来自全球各国的经商者都在维护。
浙江义乌伊朗商会会长哈米(左一)
各方通过哪些力量来维系义乌的贸易中心地位?一方面是义乌市政府和商业机构,运用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平台完成下单。因为疫情,客商不能来到义乌,生意如何做?今年义乌市政府主导了各种各样的行动,比如通过包机把外国客商接到义乌,展现出随时准备迎接外商到来的姿态;为了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开通海运专线,把世界杯需要的货物发出去;在迪拜建立义乌小商品城,这是义乌商城集团和迪拜港务局共同开发建设的。
由此可以看出各方都在努力维护义乌的地位。另一方面义乌的商户也在努力,外贸是义乌的立市之本,看各种标识牌就会发现义乌十分国际化,很多地方都写着英语和除英语外的其他国家语言。
义乌多种语言的告示牌。图自作者
我们访谈的很多对象都觉得自己更习惯做外贸,因为相比于内贸来说,外贸更简单,虽然利润不是很厚,但他们更喜欢这种“订单+装箱发货”的简单模式。
如果看世界宗教分布图,可以了解世界各国和地区分布着各种不同的宗教,比如绿色的伊斯兰国家,红棕色的基督教国家。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义乌的产品要满足不同国家消费者偏好和需求,不同国家在颜色、使用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千差万别,所以很多义乌的商家花心思了解文化习俗差异,真的比人类学家观察还要仔细,因为他们只有清楚知道对方的文化习俗,才能把商品卖给特定的人群,特别是有特殊宗教习惯的人群。
义乌商店图片。图自作者
国内消费者可能很熟悉天堂伞,却不知道义乌有“星宝伞”,义乌星宝伞业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进行注册,其品牌英文名——Real Star是国际消费者口中“雨伞中真正的明星”,尤其在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星宝伞”的设计中有一些符合外国审美的元素,这样一把伞的单价非常高,可以买到几十甚至上百英镑,国内的消费者可能觉得五十块人民币买一把伞都觉得贵,但这些单价很高的商品在国外销路很广。
义乌的“星宝伞”。图自作者
有些品牌在国内不是很知名,主要是销往拉美或越南市场,只有到了义乌商贸城,我们才能发现这些品牌。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一个特点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节日仪式的需要。例如,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圣诞用品专区,汇集了400多家圣诞用品商户,实际上全世界的圣诞用品大概80%来自中国,而义乌在这80%中又占据了八成,义乌还为全世界不同教派、不同族群的穆斯林提供所需物品和节日用品。
我们发现在每个客商背后都有一个跨国贸易网络,因为任何一个外国客商不单单是把商品运到自己国家。一位阿富汗商人告诉我们,他的客户主要来自英国、加拿大和阿富汗,受疫情影响虽然业务量的下降无法避免,但因为业务分布在几个不同国家,恰巧能够互相起到缓冲作用。很多义乌门店背后都有全国各地的厂商,在义乌似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生意,门店背后支持的就是全国各地的生产厂家,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内循环的一部分。
最后一点,我想讨论,“无中生有”的义乌还能“点石成金”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预测未来,而是通过对义乌的观察来展望未来。据我观察,义乌大有可为。因为普通消费者的日常需求是“硬需求”,也许人工智能不是硬需求,但老百姓过日子那么日常生活用品一定是硬需求,这种需求会促进生产端全方位的发展。
义乌的商人具有勤劳、勇敢、智慧的品性,再加上商业理性,他们敏锐地把握住全球小商品的市场需求和方向。义乌从80年代的不到八万人,发展到现在的近二百万人,从鸡毛换糖起家,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成全球性小商品之都,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到义乌寻找发展机会。
包括我提到的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客商因对义乌市场的神奇信仰生活、工作在这里,对文化和宗教差异保持宽容态度,他们的目标就是过好日子,而中国和义乌可以给他们提供过好日子的机会。义乌政府非常实干,我们调研见到的很多职能部门的干部,看得出他们真心地服务市场,不断地完善市场体系。疫情既是挫折也是新机遇。谢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