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之后伊利也倒下 白马股轮番“绞杀”价值投资的逻辑要变了吗?

更新时间:2022-10-28 14:56:46作者:智慧百科

茅台之后伊利也倒下 白马股轮番“绞杀”价值投资的逻辑要变了吗?

观点:九月PMI重返荣枯线上方,经济结构弱势下总量整体回升,复苏仍在进行中。而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下,经济回升预期值得期待。此外,整体回调后A股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具备中期战略配置价值,看好A股整体回升的阶段投资机会。短期,回顾一下今年以来的调整,相比于上证综指,上证50 迎来重挫,而上证50的背后主要是大白马的权重,大白马股价的走低,则和外资有直接的关系。短期看,美联储收紧周期下外资整体流出趋势依旧,短期白马股仍有承压。不过,加息放缓的预期下,白马股的集体走低或逐步接近尾声。



先来看一组数据:从今年2月指数高位到低位粗略计算,上证综指最高下跌约15%,而上证50则下跌近25%。很显然,以白马权重为首的上证50 指数,已经进入了所谓的技术性熊市。而市场的拖累,显然上证50为首的这些大家伙更大一些。而上证综指的相对强势,主要还是上半年新能源板块上涨的支撑。我们再细分到个股层面,白马蓝筹更是惨不忍睹。以贵州茅台为主的“茅族”们,几年可谓惨烈。贵州茅台本轮最高下跌超过26%,基本和上证50 指数的跌幅一致。而伊利股份最高回撤已经超过了30%。不仅是传统的白马股,一些所谓的赛道白马股,下半年来也加入到了被“绞杀”的队伍中来。

实际上,今年以来,白马股整体调整,而且幅度比较大。其中在三季度以来,这种调整幅度逐步加大,国庆节前后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最近,几乎是每天都有白马股的重挫,而它们的大跌,也是市场持续走低的主要拖累者。

那么,这些白马股为何被“绞杀”,这种下跌到底是风险还是机会呢?我们认为,白马股的下跌,一方面是资金抱团的瓦解;另一方面也是整体估值的相对高企;此外,最重要的是外资的出逃。



其实放在一起,核心的因素就是资金的出逃,尤其是外资出逃之下,资金迎来松动。进一步看,在过去的大约五年当中,白马股抱团现象十分明显,而白马股也基本迎来整体性的行情。而抱团当中,外资也占据一定比例,而且对于白马股估值溢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今年来,随着美联储紧缩周期的不断,人民币贬值持续,外资配置A股意愿降低,资金出逃在三季度以来加速。如此之下,市场风险偏好降低,白马股的估值溢价几乎消失,同时资金出逃也对股价带来拖累,三季度以来股价持续迎来回落。

对于白马股的回落,短期风险无疑。经济不济对业绩本身就有影响,市场风险偏好降低对估值也有压制,短期外资出逃之下,白马股仍有走低的可能,尽量保持观望。但是中期来看,白马股整体业绩保持稳定,估值回归同时也在孕育新的配置价值。尤其是美联储加息有望放缓以及国内经济整体回升趋势下,如果业绩能够保持稳定,那么今年的持续回调或许就是后期的配置良机。



当然,这里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一个新的趋势,就是以贵州茅台为首的白马价值股倾向的变化。在新的发展趋势下,传统“茅族”们的价值倾向是否会被发展的趋势打破,形成新的价值投资倾向,这可能是接下来需要重点留意的。

简单总结一下:今年以来市场的下跌,白马股重挫以及持续走低是主要因素。而白马股的下挫,外资出逃成为主要的拖累者。短期风险偏好降低之下,白马股仍有剧震的可能,但中期估值回归下,反而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此外,对于价值投资倾向的是否会有重估,是新的发展趋势下投资方向的重要跟踪和思考方向。

本文标签: 白马股  a股  股价  上证  个股  上证综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