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3-01-21 01:11:13作者:智慧百科
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不断震荡磨底,直到新年伊始春躁启动,至暗已过,市场关于复苏的乐观预期甚嚣尘上。而宏观经济或处于弱修复过程中,行情持续性仍有待观察,投资主线也需要进一步厘清。
国泰基金旗下基金披露四季报,我们整理了一些基金经理的新年观点。关于新年的市场,基金经理们这么说……
疫后复苏时代,如何把握A股港股投资机会?
程 洲
主动权益三部负责人,投资匠人
国泰聚信、国泰聚优、国泰鑫睿等基金经理
-关注疫后复苏-
展望2023年一季度,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有望逐步平息,复工复产进度加快,经济数据有望改善,但考虑到地产及外需景气度的拖累,预计经济改善幅度较为有限。政策层面,随着两会召开,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明确,流动性仍将维持宽松。总体来看,宏观经济将处于弱修复过程中,但政策层面的积极表态有望强化经济复苏预期。在经济数据及政策催化下,权益市场整体仍有望延续震荡向上的趋势,但依然偏弱的经济现实预计对指数涨幅仍有压制。操作方面,本基金将维持较为积极的股票仓位,结构上仍将坚持估值安全和盈利增长确定这两方面的要求,行业方面关注业绩有望受益于疫后复苏的社会服务业、医药、地产产业链,“安全”相关的信创、半导体及高端制造业,以及低估值的优质央企。
徐治彪
主动权益八部负责人,成长股前瞻者
国泰大健康、国泰研究精选等基金经理
-战略性看好市场-
按照我们分析框架:分母定买卖、分子定方向。资产定价分为共三个因子:分子盈利、分母流动性和风险溢价,2022年资本市场走出了熊市的格局核心原因是分子分母双杀,在疫情背景下,分子盈利会有一些短期影响,但是不是核心因素,分母端的流动性层面国内比较稳定,国债利率维持不变,所以市场疲弱的核心因素在于风险溢价的大幅提升,跟2018年贸易战背景类似,站在年底年初看2023年其实也是跟2018年底类似,后续分子分母双击是非常大概率的,所以我们认为2023年类似2019年大概率是投资大年,战略性看好市场,大部分行业都有机会,但是从确定性角度,我们短期依然选择了成长方向,业绩好、估值具有性价比的优质成长股静待戴维斯双击,市场转暖,估值被压缩的优质公司肯定双击涨幅大。
具体到我们组合:我们以5年年化15%以上业绩增长,同时估值偏低的标准筛选公司,追求戴维斯双击,整体组合方向相对均衡,左手以医药、消费等为长期基石仓位,右手以新能源、机器人为代表的进攻方向,加上自下而上选择的比如农药、直播带货、航空叶片等等,总之基本都是估值偏低的各细分优质公司。
郑有为
研究部副总监,均衡配置能手
国泰致远优势、国泰江源优势等基金经理
-传统经济搭台,新兴经济唱戏-
1.2023宏观大势研判:我们判断,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将步入持续2年的上行周期,2023年是经济从底部整体性好转的年份,2024年则是延续向好势头进一步往潜在增长水平巩固的一年。经济重启的核心是恢复市场主体信心,我们相信2023年宏观政策将明显发力,更好的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与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映射到资本市场我们判断将呈现“传统经济搭台,新兴经济唱戏”的格局,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兴板块均有牛股。
2.2023市场结构展望:基于上述判断,我们将积极把握以下方面的机会:
a)传统经济搭台,消费、出行、金融等经济顺周期方向具备较多的个股机会:2023年线下出行与消费场景恢复,在稳增长宏观需求逐步扩张的背景下,前期超跌的金融、消费等板块将迎来业绩估值双升的投资机会。以银行为例,经历了经济下行预期,地产暴雷担忧,以及海外加息对估值的打压后,一批优质的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极低水平,一旦经济动能恢复,具备可观的估值修复空间。基于上述思维,我们将积极的在金融、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交通运输等疫情后人流恢复,经济需求重启的方向积极把握机会;
b)成长板块目前主线尚不明晰,重点把握细分领域与个股机会:成长板块目前而言,无论是新能源、还是电子半导体,均面临一定的行业承压问题,导致了个股估值弹性的丢失。我们判断需要等宏观经济整体回升,市场风险偏好走高时,相关板块才有望走出板块型行情,在此之前主要以个股机会为主。对于我们而言,我们将以安全主线为主要思考逻辑,围绕着信创、进口替代,产业链安全角度积极在计算机、机械设备、新能源等方向把握个股机会。
王 阳
ESG小组负责人,国泰“高端制造一哥”
国泰智能汽车、国泰智能装备等基金经理
-能源结构转型,先进制造业,消费升级-
展望2023年一季度,我们判断中国经济在经历疫情之后逐季恢复,并且经济结构有进一步优化的预期。需紧密跟踪国内政策和经济复苏力度的情况,并判断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大小,以此做好投资判断。货币政策会相对稳定。在结构上预计会对产业升级方向上进行支持,同时关注经济修复预期的产业环节。
预期我国将逐步从经济总量型社会向结构优化型社会转型,我们更多在结构型的市场中寻找新经济增长的方向,在经济产业转型中发掘未来的行业龙头。我们将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个维度去寻找优质公司,自上而下寻找新经济方向,自下而上挖掘具有核心资源、技术、渠道等质地的公司。综合来看,我们寻找如下几个方向:
1、能源结构转型,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对外能源依存度较高,解决能源问题需逐步转化能源结构并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都是新旧能源转化的方向。
2、先进制造业,计算机科技、汽车的电动和智能化、工业先进制造、消费电子等领域都是增强我国硬实力的方向。
3、消费升级,人口基数已奠定我国是一个消费大国,随着中国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的物质升级需求日益提升,食品饮料、餐饮旅游、轻工制造、医药生物等领域会产生巨大的新增消费空间。
李 海
选股实力派
国泰消费优选、国泰金泰等基金经理
-新世代、新技术、新市场-
2022年,我国面临了疫情、国际贸易摩擦、国际战争冲突等因素带来的多重压力,经济增长乏力,市场情绪普遍悲观。
但回顾历史,往往都是市场普遍悲观的时候,重大的投资机会正在悄然形成。
一方面,市场估值处于历史底部。过去几年形成的一些局部性的市场高估也基本消化掉了,市场重新起来的基础是扎实的。
另一方面,中国在人均GDP的水平上,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旦全社会达成聚精会神谋发展的共识,各行各业都仍然存在巨大的空间。因此这个时间点,我们需要以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当前的资本市场,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来寻找投资机会。
“新消费”是我们的主攻方向。“新”是消费升级进一步纵深化的体现。消费痛点逐渐从产品转向服务;消费诉求逐渐从物质转向情感;消费层级逐渐从温饱转向安全、健康、快乐。“新消费”的“新”主要体现在新世代、新技术、新市场这三个方向。
林小聪
成长股女将
国泰融安多策略、国泰景气优选等基金经理
-业绩高增长+超预期-
展望2023年,我认为A股的投资机会应该好于2022年,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外部负面因素得到缓解,国内地产、防疫等政策都有向好变化,国内经济有很大概率在2023年开始复苏。政策可能是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变量,从全年政策的优先顺序上,稳社会预期和扩内需放在首位,然后是和发展与安全相关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预计上半年政策重心在前者,待扩大内需的政策落地见效,下半年工作重心可能将再调整到后者。
基于以上的判断,我会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围绕着业绩高增长与超预期的选股思路,具体来说包括如下方向:1、消费是最值得关注的方向,无论是从稳经济的发力点来看,还是从防疫政策的变化来看。这里的核心在于解决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换。2、数字经济与安全。二十大报告的重点仍在安全,大安全方向是长期关键变量。3、医药:2018年至今集采带来行业整体估值下行,但其中不乏高增长或高性价比的医药公司。
我们的投资框架是始终如一的寻找业绩高增长与超预期,在这个底层逻辑之上我们同时对市场永存敬畏之心,希望既能坚持自我、又能不断进化。希望投资者能多一分耐心,作为组合管理者我一定会尽心竭力,争取回报给投资者一份满意的答卷。
李 恒
价值投资专家
国泰金马稳健、国泰价值远见等基金经理
-聚焦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
站在目前时点,市场对未来经济复苏已经有了一定预期,而股票的价格已经有所修复,但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仍处在比较低的位置。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组合管理并不是基于对短期趋势的博弈,对于市场关注的目的主要是寻找在较低的价格增持优秀企业的机会。我们维持和上个季度同样的观点,即当前部分优质企业的股票价格经过反复震荡后已经较好的消化了上一轮牛市之后的调整压力,而真正优质的企业其相对竞争优势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可能还有增强,对其长期发展前景可以更乐观一些。而对部分行业规模扩张较快的细分领域,仍会继续重视其供给侧能否形成持续的约束,领先的企业能否建立足够差异化的能力,更关注企业价值持续增长的可能性而非仅是盛极一时的行业景气度。组合会回避竞争优势较为脆弱的企业,但积极寻找具备足够差异化经营能力的潜力企业,大型公司和小型公司都在考察范围内。组合仍会聚焦于长期投资具备优秀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的少数企业。
朱 丹
海外投资专家
国泰蓝筹精选A、国泰大宗商品等基金经理
-关注影响港股市场的各类因素-
2023年一季度港股需要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发展和经济恢复情况、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地缘政治等多重变量。国内方面,随着疫情管控正式全面放开,疫情感染高峰在各地快速到来,短期经济增长压力仍然较大。但随着疫情高峰逐渐退去,春节期间消费和节后复工复产有望带动经济复苏预期兑现。地产方面,在政策扶持下,行业供给侧的信心率先修复,后续需更多关注需求侧的政策出台及落地效果。海外方面,考虑到一季度美国通胀数据在基数效应下有望继续快速回落,美联储加息节奏或将放缓,这对港股而言是利好。但鉴于目前市场对美联储2023年内转向宽松的预期相对乐观,仍需要警惕流动性预期的波动对离岸港股市场的扰动。地缘政治方面,中美关系的走向仍将牵引港股市场情绪,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预计一季度内访华,更多的沟通利于中美管控分歧。而来自于俄乌冲突升级、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等潜在黑天鹅风险也不容忽视,可能导致全球避险情绪的阶段性升温,也可能对包括港股在内的风险资产造成压力。
债市震荡后,2023年怎么投?
陈志华
二级债基投资专家
国泰双利债基金经理
-看好高等级中短久期信用债的配置价值-
展望后市,国内宏观经济预计在疫情冲击下艰难复苏,汇率有企稳迹象,对经济修复预期不断升温。美联储进入减量加息期,美国经济步入衰退风险加大,预计美债收益率高位震荡,美股存在震荡调整风险。国内股市风险偏好预计会有所提升,经济复苏趋势明显,但经济复苏比较艰难,疫情反复冲击的风险依然较大,因此谨慎乐观看待未来一个季度的股市行情。债券市场,看好高等级中短久期信用债的配置价值,中长期利率预计维持震荡。具体策略上,保持中性偏高久期,中性偏高可转债仓位,积极灵活进行波段交易。股票方面,继续保持战略性配置不动摇,并积极参与波段交易。密切关注国内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国内外疫情的发展和俄乌局势变化等方面,积极把握市场结构性和阶段性投资交易机会。
刘嵩扬
信用债专家
国泰丰鑫、国泰合融等基金经理
-预计收益率曲线长端以波动为主-
12月中旬开始在央行持续性公开市场操作下,资金利率维持低位,利率债在12月中下旬收益率重回下行轨道,尤其是以短端下行幅度尤为明显,高等级信用债也随之跟随下行。组合在四季度维持中低久期持仓,持仓以中高评级信用债为主,主要通过票息收入来获取收益。展望23年,预计收益率曲线长端以波动为主,短端在资金面维持宽松的预期下的下行空间较大,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的概率较大。
2023年,资产配置怎么做?
周珞晏
FOF投资部负责人
国泰民安养老2040FOF等产品基金经理
-经济活动走出疫情仍是大势所趋-
展望下阶段,2022年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事件大多会消退甚至反转,从而给风险资产提供良好的环境。首先,美联储加息已进入尾声,本轮加息周期大致于2023年1季度-2季度结束。因此,从2季度开始美债收益率将开启趋势下行,不确定的只是幅度和下行启动的时点。其次,随着美国经济走弱以及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元会进入贬值通道,对新兴市场形成较有利的流动性环境。再者,国内决策层在2022年末给出的政策口径非常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地产政策都较为正面,消除了国内经济的下行风险。最后,抗疫政策调整后虽然社会活动经受了冲击,但从目前高频数据来看,经济活动走出疫情仍是大势所趋。
具体到国内经济结构,预计2023年呈现出消费好转、投资持平、出口走弱的格局。从决策层口径来看,消费是2023年稳定经济的主要抓手,相信后续各类支持消费的政策会陆续推出。投资方面,地产政策已从融资端向需求端推动,在基建投资已经发力的背景下,地产投资好转是稳定投资的主要手段。出口方面,可以预见随着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增速回落,我国出口增速将有所回落,具体幅度则取决于全球经济的回落程度。全球经济的弱势对我国经济复苏的影响仍需观察。
综上所述,我们在权益资产上会至少维持标配并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小幅加仓,同时会维持品种分散,持有包括A股、港股、黄金等基金产品。在A股内部,我们会同时持有稳增长相关基金和“双碳”、“信创”、军工等成长领域基金。债市方面,我们倾向于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其不具备牛市基础,但短期具备“踩踏”后的修复机会,全年也不作过于悲观的判断。
由于版面及手机阅读体验的限制,本文未能收录国泰基金所有基金经理的季报观点,感兴趣的投资者朋友们可以登陆国泰基金公司官网查询。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