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11-09 09:43:41作者:智慧百科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8日报道称,刚刚举行的日本阅舰式,几乎没有欧洲国家的参与。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军事专家认为,欧洲国家正在参与美国主导的北约联合军演,没有富余军舰,也没必要到日本参加“形式主义”的阅舰式。
6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神奈川县相模湾举行国际阅舰式,这也是自2002年以来日方首次举行国际阅舰式。据日本海上自卫队介绍,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和韩国等12个国家的18艘舰艇,以及法国和美国的共6架军机参加了检阅。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6日,日本横须贺附近相模湾,日本海上自卫队阅舰式举行 图源:澎湃影像
“外交学者”8日报道对此次阅舰式总结了一些要点,包括欧洲国家的集体缺席,“志同道合”太平洋国家的参与。
欧洲国家本应该派遣舰艇参加阅舰式,但欧洲的海军却缺席了。报道称,一艘英国皇家海军舰艇原定参加,但由于热带风暴袭击菲律宾而在最后一刻取消。报道说:“奇怪的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许多东南亚国家成功参加了此次阅舰式,而英国船只却被困在前往日本的途中。”
法国没有派遣任何海军舰艇,只派遣了一架猎鹰-200海上侦察机。而这架巡逻机最初是被派去执行监督朝鲜执行联合国制裁协议,而非特意来参加阅舰式。报道指出,德国没有派遣任何船只或飞机,荷兰等其他欧洲国家也没有参加。因此,可以说欧洲国家几乎是“零参与”。
对于太平洋国家的参与,报道介绍“澳大利亚最引人注目”,并被认为和日本“志同道合”。在参加阅舰式的18艘舰艇中,澳大利亚占了4艘,这代表着日澳两国关系作为“准联盟”的深化,以“应对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强硬的姿态”。此外,加拿大、印度也向日本派遣了2艘军舰。考虑到半岛当前局势,韩国海军派出了一艘后勤支援舰参加了阅舰式。
“外交学者”报道中描述的景象,与日本与欧洲国家“保持密切往来”的趋势并不一致。近期,日本和欧洲国家外交往来频繁,释放出加强合作的信号。10月11日,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与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举行在线会谈,就加强日英防卫合作达成一致。11月3日,日本和德国召开国防与外交会议(2+2)线下会谈,双方就推进防卫装备和技术合作达成一致。
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认为,日本把中国看作“最大的威胁”与“潜在敌国”,并以日美同盟作为对抗中国的安全政策基础。但另一方面,日本也并不完全信任美国,德国是北约成员国,日本希望能通过和德国的军事合作,从而把北约以及其他北约成员国引入到东亚来制约中国。
对于此次欧洲国家集体缺席日本阅舰式,军事专家宋忠平表示,日本在欧洲各国心目中本身地位很一般,欧洲国家并没有必要来日本参加此类活动。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美国当前正在欧洲举行大规模的北约联合军演,军演需要欧洲各国出动战舰,因此法国、英国等国家并没有富余的舰艇,“这些国家没有能力派遣军舰不远万里来给日本捧场,而且欧洲国家大多务实,觉得参加这种形式主义的活动也没必要。”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资料图
“外交学者”报道就此次阅舰式总结的另一个要点是:美国航空母舰海军“罗纳德·里根”号核动力航母的强大存在。阅舰式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乘坐直升机登上在附近航行的“罗纳德·里根”号核动力航母。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也在2015年的一次海军检阅中登上过“罗纳德·里根”号。
报道指出,在阅舰式期间,“罗纳德·里根”号与“出云”号长时间并肩航行,保持一定的距离,或者在不远处游弋。尽管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官方立场是,美国航空母舰“只是偶然经过”,近距离航行“只是一个巧合”,但“罗纳德·里根”号实际上参与了此次阅舰式。报道认为,日本举办阅舰式主要目的之一是加深与许多其他国家友好关系。为了不过分强调日美关系,日本政府似乎在假装“里根”号航母的出现是一个“巧合”。对此,宋忠平评价,不承认历史的日本不能算一个正常的国家,所以无法对外正大光明承认“里根”号航母参加了阅舰式,“这凸显出美日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延伸阅读:
岸田文雄突然问美军:中国真能操作"福建舰"电磁弹射吗
据日本《每日新闻》11月6日报道,日本当天在相模湾举行“国际观舰式”,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登上美国“罗纳德·里根”号核动力航母,并就中国航母的技术水平向美方提出了“具有穿透力”的问题,表现出对中国海军能力的高度关注。
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截图
报道称,在岸田文雄一行参观F/A-18舰载战斗机时,岸田文雄提到了中国目前正在建造的新型航空母舰“福建舰”使用最先进的电磁弹射器一事,并向美方提问称,“中国是否真的能操作这种电磁弹射”。当美方回答“操作人员缺乏技能”时,岸田表示“果然只有机体本身是不够的”,并表现出了满意的样子。
报道称,中国现有的航空母舰采用滑跃起飞方式,限制了舰载机携带弹药和燃料能力。但也有观点认为,如果中国航母像美国航母一样使用了电磁弹射器,其军事能力将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