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上市公司理财亏掉两成利润!投资私募基金暴跌35%,被质疑利益输送?

更新时间:2023-01-12 18:49:10作者:智慧百科

这家上市公司理财亏掉两成利润!投资私募基金暴跌35%,被质疑利益输送?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邱利 陈锋 北京报道

1月10日晚间,西部“食用菌一哥”众兴菌业发布业绩预计大增公告,同时又公告称,公司投资私募基金暴跌35%,两成利润亏没了。

除了痴迷理财以外,该公司还募资疯狂,目前市值仅30多亿元,然而上市两年内募资就超过25亿元。

针对私募产品本身具有高风险的特点,业内人士建议,上市公司应该在公司章程或日常管理规范中对于大额购买高风险金融理财产品行为设立专项决策机制,由董事会集体决策,避免“一言堂”。

斥资1亿元买私募亏损35%

具体来看,在业绩预告中,众兴菌业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元至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2.89%至209.27%。业绩增长的原因是,冬季传统火锅旺季背景下,金针菇销售大涨。

不过另一边,众兴菌业理财“爆雷”了,购买的私募产品一年暴跌35%,紧急决定更换基金管理人,试图挽救深陷亏损的产品。

公告显示,众兴菌业在2021年5月斥资1亿元购买了私募基金产品善缘金20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下称“善缘金206号”),存续期为一年。但是截至2022年底,该基金净资产只剩下6556.25万元,损失总额为3443.75万元,亏损幅度高达35%。

仅一只私募产品的亏损程度就令人咋舌。尽管公司最新业绩预报喜人,预计2022年净利润超1.5亿元,但是买个私募产品就亏没了两成,难免引发市场争议与诟病。

资本市场从业人员骞军法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一般募集资金都有专项用途,未经法定程序不能被挪用。

骞军法指出,一般情况下,用于理财的,基本都是公司自有资金里的闲置资金。做现金管理的方式很多,而购买各种理财产品,银行、保险、基金的理财产品在底层资产和保底机制上又存在过度营销。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需要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IPO后痴迷再融资和理财

实际上,众兴菌业似乎一直对理财情有独钟,且IPO后不久便启动再融资。

据悉,众兴菌业在2015年上市,IPO募资4.84亿元,主营业务有食用菌研发、生产与销售,大部分收入来自于金针菇产品。

上市不到半年,众兴菌业就实施定增计划,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11.27亿元,主要用于食用菌生产建设,以及还贷1.95亿元,2016年公司上述募资完成后,仅时隔两个月,就开启了二轮定增,公司再次公告拟定增17.63亿元。此外,2017年公司还通过发行可转债募资9.20亿元。

一个目前市值仅30多亿元的公司,疯狂“圈钱”引发关注,其通过IPO募资、定增、可转债等方式,上市两年内募资超过25亿元,另有17.63亿元的大额定增因遭到监管问询而终止。

疯狂大额募资是因为缺钱吗?实际上,众兴菌业闲置资金充足,据2016年中报,其账面上现金、其他流动资产分别为3.83亿元、8.32亿元,其他流动资产几乎全是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

除了频繁募资以外,闯关IPO成功之后,众兴菌业还把心思放在了理财上,投资理财产品的资金一直在不断加码。

自2018年开始至2021年,众兴菌业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利用闲置资金理财,收益分别为3519.35万元、1930.67万元、1859.41万元和2426.65万元,截至2021年底,该公司以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余额合计高达8.13亿元。

理财似乎成了众兴菌业的业绩“新增长点”,不过到了2022年情况逆转,2023年1月10日晚间公告显示,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因市场波动在本报告期内合计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3485万元。

投资的私募机构名不见经传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让众兴菌业深陷亏损的私募机构一直名不见经传。

众兴菌业在2021年用1亿元认购了私募产品“善缘金206号”,产品原由深圳市善缘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这家私募机构成立于2015年,全职员工仅有5人,高管团队并没有资深的投资背景。其管理规模也较小,在0至5亿元区间。此外,该机构业绩不佳,成立的9只基金中,已经有4只基金清盘。中基协备案信息还注明,上述机构为不符合提供投资建议条件的第三方机构。

上亿元投向小规模私募机构,且造成亏损巨大,该公司“痴迷”于理财,遭到投资者们强烈反对,甚至被质疑是否有利益输送等问题。对此,《华夏时报》记者多次电话联系众兴菌业董秘以及证券事务代表,但截至发稿,均无人接听。

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私募产品本身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建议独董展开内部调查,上市公司及高管与私募标的机构背后是否有关联关系,相关交易又是否履行了正常的决策程序,合理性是什么?另外,上市公司应该在公司章程或日常管理规范中对于大额购买高风险金融理财产品行为设立专项决策机制,由董事会集体决策,避免“一言堂”,确保不发生利益输送。

编辑:严晖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