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左右开弓”,是为哪般?

更新时间:2022-12-01 08:08:52作者:智慧百科

普京“左右开弓”,是为哪般?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万青松】

自10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完成部分军事动员以来,俄乌局势继续上演扑朔迷离的“乱象”。

期间,既有俄对乌关键能源基础设施持续大规模打击、乌克兰对俄黑海舰队的最新袭击、俄突然从赫尔松大规模撤军、突发的波兰导弹事件,也有俄罗斯与美西方之间围绕“核武器”“核冲突”的“口水战”、G20 、APEC、联合国大会等多个重大国际场合的外交博弈,以及“粮食协议”的新“闹剧”,包括近期美西方领导人和舆论频繁公开呼吁乌克兰“见好就收”,抓紧与俄谈判。不久前,普京在瓦尔代俱乐部年会喊话“欧洲人民”,而接下来,又即将举行俄美战略稳定谈判。可谓千头万绪,迷雾重重。

笔者将从战场、外交、大后方三个角度来串连这些线索,剖析部分军事动员结束后,普京采取“左右开弓”的策略举措及其主要意图。

相对“稳定”的前线

过去一个多月,俄乌战场长达1100公里的前线相对“稳定”,也即虽然战斗仍在进行,但交战双方都无法突破性地向前推进,继续处于胶着状态。

从乌方来看,由于人员和武器的巨大损失,乌克兰军队的秋季反攻正在耗尽力量,加上俄罗斯在10月和11月分别对乌克兰的关键基础设施发动了一系列导弹打击,使得乌军接下来的后勤保障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

从俄方来看,虽然10月31日官方宣布已经完成30万军人的动员征募工作,甚至超额完成指标,总计动员达31.3万军人,但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仅有8.2万名军人被派往特种作战地区。随后,俄方更是采取从赫尔松主动撤军的“反常”动作,且仅用一天就完成撤到第聂伯河左岸的任务。俄专家指出,撤军的决定不可避免地导致暂停积极作战行动,直到霜冻来临,甚至可能暂停到春天。

俄军撤到第聂伯河左岸后,特别军事行动区的前线继续稳定下来。即使乌军正将部队从赫尔松方向重新部署到扎波罗热和顿涅茨克方向,但由于秋季泥石流和俄罗斯对关键能源基础设施的空袭导致铁路运输能力下降,使其继续推进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复杂状况。

事实上,冲突双方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喘息”来恢复战斗力,既要补充几乎耗尽的武库,也要提高被动员军人的军事技能。

“外交战”的登场

前线的相对“稳定”给了外交登台的机会,主要在三条线上展开。


· 第一条是围绕“核武器”“核冲突”的外交“口水战”。

普京曾在“四地入俄”签约仪式讲话中公开表示,要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手段维护主权与安全,并指出这“不是虚张声势”。10月26日,俄罗斯进行了一次旨在应对该国遭受核攻击的大规模报复性核打击演习。从普列谢茨克试验场发射了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从巴伦支海水域的潜艇上发射了R-29RMU2“西涅瓦”弹道导弹,从图-95MS轰炸机上发射了空射巡航导弹。普京对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运行状况表示满意。

与此同时,俄罗斯还强化了对乌克兰准备进行“脏弹”(低当量核武器)挑衅的指控,并敦促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乌克兰核设施进行检查,但前往乌克兰的国际检查员表示,并没有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核材料的痕迹。G7外长则指责俄罗斯关于乌克兰计划使用“脏弹”的信息是假消息。

围绕“核武器”的外交战在G20峰会前后达到顶峰,可以从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中美元首会谈、G20和APEC峰会发布领导人宣言等多个外交与国际会议场合看出端倪,美西方领导人和舆论都必提“反对在乌克兰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但,最终还是美俄双方自行“降温”。

从俄罗斯来看,俄外交部发表了一份关于“防止核战争”的声明,呼吁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核大国放弃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的“侵犯对方重大利益的危险企图”,并明确表示俄罗斯仅在遭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或者遭到常规武器攻击且国家生存受到威胁时会使用核武器。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称,莫斯科不打算参与西方舆论关于俄罗斯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的讨论话题。

从美国来看,美国总统拜登认为俄罗斯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没有任何意义,他倾向于恢复与俄罗斯关于战略稳定与军控的谈判。《外交政策》爆料称,拜登政府自今年夏季以来一直在寻求与俄罗斯重启《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谈判。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也明确表示,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正在进行秘密会谈,双方此前一直不愿公布,会谈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乌克兰的“核升级”,而不是讨论结束敌对行动的条件。

等到G20峰会召开前夕,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证实,俄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双边磋商委员会会议将于11月底或12月初在开罗举行。俄美双方还证实两国情报局局长在土耳其举行了会谈。随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称,俄罗斯和美国已经同意不使用核武器。

有意思的是,9月议会选举后新上台的瑞典温和联盟党,公开反对加入北约后在该国部署核武器;芬兰总统尼尼斯托也表示,该国不打算在加入联盟后部署核武器。

· 第二条是围绕G20、APEC峰会领导人宣言的外交博弈。

美方在普京没有正式决定是否出席峰会之前就放出风声:拜登无意在G20峰会上与普京会面。虽然乌克兰外长表示愿意与俄外长会面,这似乎给人们带来了些许希望,但外长级别的会谈不能解决像停火这样的重大问题。普京和泽连斯基均缺席G20峰会,也就意味着双方离停战谈判依然存在较远距离。

同时,俄乌冲突在G20峰会上引发了激烈辩论。这可以从印尼总统佐科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得知,关于俄乌冲突的讨论一直持续到峰会结束前一天的午夜。最终发布的领导人宣言中是这样提的:“多数成员强烈谴责在乌克兰的战争,强调这场战争正在导致人民严重受苦并放大了世界经济现存的脆弱性,包括制约增长,增加通胀,打断供应链,加剧能源和粮食的不安全性,扩大金融稳定风险。关于这个形势以及相关制裁还存在其他观点和不同评估。”随后,在泰国举行的APEC峰会发布的领导人宣言也沿用了同样的表述。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出席G20巴厘岛峰会 图自AFP

其实,在G20峰会前,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要求俄罗斯为其在乌克兰的行动支付赔偿金,这份决议得到大会193个成员中94个成员的支持。有意思的是,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对G20峰会宣言的措辞感到满意。随后带团参加APEC峰会的俄第一副总理别洛乌索夫也表示,俄罗斯代表团的成员们为使该宣言保持平衡而努力工作。

很显然,在两大重要国际场合,西方都没有实现完全孤立俄罗斯的企图,俄方舆论甚至将其视为俄罗斯的外交“胜利”。

· 第三条是两场突发危机的应对。

一场是“粮食协议”危机,起因是乌克兰使用7架飞行器和9架半潜式无人机袭击俄罗斯黑海舰队基地。俄国防部和外交部随即声明,自10月30日起暂停“粮食协议”,乌克兰西南海岸的航运安全不再得到保障。然而,俄罗斯不仅没有进行类似于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后的大规模报复性打击,还采取了避免国内公众对该事件过度关注的舆论“限制”。这尤其体现在普京在安全委员会上的开场白中,仅指示国防部“恢复全面参与‘粮食协议’,但条件是如果乌克兰违反提供的安全保证,俄罗斯保留退出这些协议的权利”。

11月2日,普京与佐科通话也重点讨论了粮食安全问题,他表示致力于和平安排,解除了乌克兰从敖德萨、尼古拉耶夫和其他黑海港口的粮食出口。随后在联合国秘书长和土耳其总统的“共同努力”下,俄方同意将到期的“粮食协议”延长120天,虽然埃尔多安坚持无限期地延长粮食协议。“粮食协议”的延长,也显示出俄方不愿升级冲突的态度。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两枚导弹击中波兰与乌克兰边境附近的一个农场,造成两人死亡。图自波兰电视台

另一场则是“波兰导弹事件”,这是发生在G20峰会期间的突发事件。乌克兰、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第一时间指称这枚导弹来自俄罗斯。这些国家的官员开始谈论,如果对波兰的打击被定性为侵略,将使《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以北约报复性打击的形式生效,恐怕有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风险。(注:第5条规定,对任何一个北约成员国的攻击,意味着对北约整体的攻击,北约国家将为遭攻击的盟国提供安全保障。)

然而,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大国采取了谨慎立场,表示需要对该事件进行调查。美国及其盟友还分享了来自侦察机和卫星的数据,显示导弹是由乌克兰防空部队发射,拜登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这是事实”。波总理莫拉维茨基总理“不得不”同意华盛顿的立场,但他声称乌克兰的失败是不可接受的,因为那样的话,“战争就会来到我们家门口”。

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呼吁“对这一事件的方式采取更谨慎的态度”;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的表态更进一步:乌克兰军队在军事上将俄军赶出乌克兰的目标不太可能很快实现,因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天气将降低战斗强度,这可能促使双方恢复和平谈判。

“波兰导弹事件”说明,俄罗斯与美西方之间的冲突突然升级的风险很大,美西方的表态也显示其不愿意激化战争、并直接卷入俄乌冲突。

稳固“大后方”

俄乌冲突的持续,显然也会让俄罗斯的内部问题进一步凸显,尤其是特别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问题。绍伊古在宣布完成军事动员的同时,也公开承认“存在后勤方面的问题”。与此相关的是有关动员军人的装备、设备、药品、军事基础设施、军事培训和新编部队的战斗整合等迫切性任务。

为此,稍早前,普京指示政府构建保障军需的协调委员会,并要求委员会每周举行会议,任务是组织各政府部门的协调工作,迅速解决出现的问题,以确保特别行动领域的军事单位的不间断后勤保障。

在随后举行的协调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普京打破了不公开批评政府迟钝的传统,斥责委员会没有制定出每周的目标(包括明确的生产计划和交付所有必需品的最后期限),同时指出了现有供应系统效率低下的严重问题,以及供应产品的质量问题,要求委员会开展明确的、高质量的、协调良好的工作。

对此,普京提出了一条非典型之路:加强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以实现经济效益和不断改进武器、军事与特种装备。俄总理米舒斯京敦促利用国内轻工业的所有能力,包括各地区的小企业,来增加为动员的装备的生产。此外,俄各地区、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也在动员力量为军队提供必需品,包含袜子、保暖衣物套装、热成像仪、车辆等。

同时,俄政府还必须抓紧应对并不乐观的经济形势。近期,俄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拒绝预测俄罗斯经济何时开始复苏,并表示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不确定。

纳比乌琳娜的这一研判,背后至少与近期美西方的三个动向有关联:一是美国中期选举之后,国内通货膨胀率下降,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二是,美国商务部决定不再将俄罗斯视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这一决定将使美国有机会使用其反倾销法的全部力量来解决因俄政府对经济日益干预而造成的市场扭曲;三是,美西方国家正不遗余力地试图对俄能源价格设置上限。近期,美欧还出现了一个不寻常的现象:须紧急实物交付的天然气出现了负价格。这一情况表明,欧洲能够迅速利用其他国家的供应替代俄罗斯的蓝色燃料。

在社会层面,普京大力支持向包括被动员的军人及其家属和曾在军队服役的退休人员发放优惠汽车贷款的提议。在俄罗斯“母亲节”前夕,他还会见赴乌克兰作战士兵的母亲们,并表态称已无需就部分动员继续征兵。


普京会见军人母亲 截图来自NHK

到底为哪般?

普京这段时期采取上述“左右开弓”的内外举措,主要目的至少有两方面:

一是,要争取一些战略时间,这些时间主要服务于构建起战场前线的防御梯次,进一步获得战场主动权。按俄军事专家的说法是,普京任命的战场前线总指挥苏罗维金的主要任务是利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建立一个合格的梯次防御,从而为冬季俄军能够在战场认真集结力量,并为可能发动新的进攻做准备。

二是,进一步限制美西方的回旋余地,迫使其在乌克兰问题上随机应变,同时也为俄与美西方互动打开新的空间。这一目的尤其体现在普京在瓦尔代俱乐部年会上的发言。俄媒认为,普京的发言表明其可能仍对有西方国家参与的某种地缘政治协议抱有希望。

普京还指出世界正站在一个历史关口,面临着“可能是二战结束以来最危险、最难预测,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十年”,同时拒绝接受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的核心地位,提议不要与之对抗,而是承认世界所有文明都有权按照自己的规则生活。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俄罗斯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看起来更多是一个插曲,就算取得成功,似乎也“微不足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标签: 普京  北约  乌克兰  俄罗斯  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