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12-08 08:39:27作者:智慧百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月咏幻】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日本队战胜了足球劲旅德国队。和这个胜仗的快讯一起传遍全世界的,是一则十分“似曾相识”的新闻:日本人“又”在捡垃圾了。
就连世界杯的官方推特都下场发视频“表扬”日本球迷的行为。而一些日本网友也跟评表示:“谢谢你们对日本的关注和报道,手动比心!”
FIFA官推
但就在这其乐融融之时,日本某巨头造纸公司的前老板却在公开场合高调批判到:日本人凭捡垃圾被外国人夸了还很骄傲,这心态很可悲!
“日本现在已经没什么好夸耀的了,已经沦落到只能在足球场上捡垃圾,然后被夸夸才能够稍微骄傲一点。不过是捡垃圾被夸了,这就兴高采烈,感觉那可怜的自尊心就这样可以被满足了?我只觉得不过是全世界在捧杀日本罢了。”
雅虎新闻的报道
此言一出,自然引发舆论哗然。而在这犀利的“挑刺”背后,更值得我们挖掘的是日本民族自信的自塑问题。
日本人与垃圾的不解之缘
实际上,日本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世界杯上捡垃圾了。
早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就有日本人捡垃圾的报道。巴西当地的报纸给到了新闻头条:
出处:Football ZONE web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BBC也公开夸奖了日本人的高素质。但这个配图,实在是让人有一些哭笑不得。
从2014年到2022年,三届世界杯上,日本人捡垃圾的事儿被接连报道。只能说,在此事上,日本真的是专业的。
就连一些日本球迷自己都觉得,为什么每次都要一直报道这些事情呢?本来就是当事人自愿做的,何必每次都搞成新闻呢……
当然,绝大多数人在看了这种不知道是第几次夸赞日本人讲文明的新闻之后,仍旧觉得自己棒棒的:“无论胜负,拼尽全力之后就要把地方收拾清楚。日本有句古语叫作,飞鸟不留痕,就是用来形容离开的人不把场地搞脏,收拾干净。”并且他们还表示,这是日本对美的意识,也希望世界因为看到日本的这种行为而“觉醒”相应的意识。
其实,日本人在各种赛事活动上已经捡了20多年垃圾了。
为了给自己家的球队应援,日本球迷特地带着蓝色的垃圾袋,他们在看台上挥舞着充满空气的垃圾袋,就是为了能够实现“看上去显得自己家人数更多”的应援效果。而捡垃圾,不过是手里有了很多垃圾袋的情况下,尽量物尽其用而已。
据日本网友追忆:“1997年,准备法国世界杯的预选赛时,这操作就已经在用了。”
日本网友在推特上的分享
所以,我们可以首先忘记“日本人是真的很高素质,所以才会每次有点儿什么盛会就要捡垃圾”这么一个先入为主的观点。同时,尽管日本的垃圾分类和街道维护的确都做得错,但日本人对于垃圾的处理方式,也并不全都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高素质的样子。
国民素质的“光鲜亮丽”也依旧是表面
说到日本的垃圾,绝大多数人都会第一时间想起日本的垃圾分类。作为一个在日本居住并体验过日本垃圾分类的人,笔者不得不表示这个分类其实还挺严谨的。同时由于严格的垃圾分类限制,日本的街道上基本没有垃圾桶。如果真的有扔垃圾的需求,一般只能自己拿好,等到便利店了,再进去买点什么东西的时候,顺便把垃圾扔掉。
街道上没有垃圾桶这件事,如果人们素质在线,就会形成一个比较不错的效果,毕竟大家都会自觉带走垃圾。同时由于多年锻炼,日本人在垃圾分类上也是比较自觉的。但如果在一些没人能看见的角落——也就是哪怕自己没素质,也没人会知道的角落的话,日本人就未必会再摆出一副高素质的样子了。
例如,由于严格的垃圾分类,每种垃圾都只能在一周中特定的时候扔,错过了日子,你就得等下一次或者下周。
随手在网上搜索,都能看到一些地区自治体的每周收集日程表。下图这份日程表就说明了可燃垃圾只在周二和周六来收。如果你错过了周二,那从上周六到这周二的垃圾都得到周六才能扔。
错过一次,垃圾就要在家里积攒一周,这就让很多人忍不了。于是一些人就开始动了歪脑筋:自己家不能随时扔,但是便利店可以啊!他们就会化整为零,把家里的可燃垃圾扔到便利店的垃圾桶里。
于是,部分便利店门口就会贴上“严禁把家庭垃圾扔进来”的提示。车站的垃圾桶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些车站甚至会因为实在太多人把家里的垃圾往站里扔,而不得不把车站的垃圾箱撤除。
网图,某车站里从禁止自带家庭垃圾,到忍无可忍准备撤走垃圾箱的通知,都贴在了垃圾桶上。
很显然,严谨的垃圾分类和干净的街道,也催生了一定的社会代价。日本人自己也经常吐槽“不方便扔垃圾”和“公共区域的垃圾处理代价太高”的问题。
当然,个人层面也很好解决扔垃圾的问题。只要在租房的时候找那种带了垃圾房的,能够24小时扔所有垃圾的公寓就可以。笔者在日本生活多年,深感24小时扔垃圾的体验太好,着实令人怀念。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住宅垃圾处理问题,日本人在公共场合的卫生素质也是因人而异的。每年万圣节,东京涩谷街头就会聚集来自各地的人们,穿上cosplay公开聚会。这就特别容易产生极大量的垃圾。
网图,涩谷万圣节狂欢时的日常。
在这样的环境下,鱼龙混杂,尤其是cosplay的衣服一穿,戴上了面具,某些人就会觉得可以放飞自我了。更有甚者,狂欢至兴奋时,会把小货车掀翻了,然后跳在上面……还有人把警车围起来闹事。
对于这样的事情,当事人可以被带走,但是垃圾就会留下。因此最近几年也会有人穿上cosplay的衣服来做志愿者,一起在万圣节第二天去集体捡垃圾。
网图,一些志愿者扮上了cosplay来捡垃圾。
体面形象与民族自信
公共卫生,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日本的国家名片。尽管不是百分百的完美,但日本人确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公共卫生营造到了极致。而在多数日本人心目中,这方面的成绩应该“被外国人夸夸”。在国际赛事上捡垃圾,也是如此。这件小事既是一个彰显日本国民素质的外宣窗口,又在内宣上强化着日本人的民族自豪感。
说到这儿,笔者还联想到日本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节目,简称为“礼赞节目”,基本操作就是采访各种在日本的外国人,确认他们是因为日本的各种美好事物而来日本的。
东京电视台官网的日本礼赞节目表
在日本的畅销书《名为爱国的亡国论》中也特地提到,这类提到日本就洋溢着自信、标榜“日本的xxx是世界第一”的节目,自从进入21世纪之后就一直在增多,且于2010年前后达到顶峰。同样,礼赞日本的书籍也展现出了类似的趋势。在这大潮中,连朝日新闻都未能免俗。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日本人的民族自豪感前所未有地高扬,自觉日本真是万物美好,全世界都理应对日本抱有好感。根据NHK的调查,在2010年代左右,日本人的自豪感堪比1980年代,有着这些思想的人的占比和那个年代的比例一样多:他们不仅觉得日本人比其他国家的国民有着明显高得多的素质,而且觉得日本是一流国家,不认为现在的日本还需要向外国学习。
也正是在同样的历史时期,日本网络中对于“国外反应”这件事的搜索趋势指数疯狂攀升。
或许是因为2008年前后的经济危机,再加上日本GDP第二名的位子被中国超越,日本人心中反而对于被夸赞产生了极大的渴望,于是才会对这样的“夸夸日本”的内容产生了如此巨大,甚至有一些扭曲的需求吧。对于这一点,有日本网友总结了这四十年来日本人的骄傲点:
1980年代:日本的产品世界第一 1990年代:同价位产品日本品质世界第一 2000年代:小型化技术和安全性能日本世界第一 2010年代:市面上的产品用了很多日本的部件 2020年代:日本有四季
从80年代到90年代的经济腾飞,日本经历了太多疯狂飞跃的快乐。但是进入了“失落的30年”,人们也实在受不了眼下的现实,只能尽量享受那些让自己还能沉浸在往日错觉里的礼赞节目。这不仅是世界环境和格局对国民信心的影响,更是国民只能接受光辉过去,难以面对暗淡现实的体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