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尔茨访华 见证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更新时间:2022-11-04 23:10:35作者:智慧百科

朔尔茨访华 见证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会面现场

直新闻:习近平主席会见了来中国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原定45分钟的会见延长到1小时20分钟,你怎么看待他的北京之行?

特约评论员 陈冰:朔尔茨访华,有四个第一。首先,他是2019年以来第一个访华的西方领导人;其次,他是中共二十大后第一个来访的欧洲领导人;再次,他是美国把中国视为头号对手后第一个来访的G7国家领导人;最后,这是他就任德国总理后第一次访问中国。

他这次来中国,是挺有勇气和胆识的,遭到美国和欧盟的阻挠,包括德国国内政客的非议。美欧为何阻拦他呢?因为美国在推动西方世界与中国“脱钩”,要像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依赖一样,减少对中国市场、产品和资源的依赖,在关键技术上给中国设卡,从而阻碍中国的全面发展。

美国和欧盟都很担心,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和日渐扩大的国际影响力,最终将把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推动到多元化的世界格局,美欧就不能称王称霸了。在欧盟内部,尽管在俄乌军事冲突中吃了大亏,对美国有很多不满,但在安全上仍无法摆脱美国的翼护,加上价值观的相同,多数欧洲国家还是不敢对美国说不,更愿意顺从于美国的对华遏制战略,听信美国对中国的抹黑和误读。可以说,美国和欧盟无形中建立了一个围城,不希望其成员国与中国走近。

朔尔茨在西方的议论纷纷中,还是果断地迈出步伐,向北京出发。他的访华,等于突破了美欧的围城,要与中国合作。他在出发前也多次表态,反对与中国“脱钩”,并用行动破了美欧防线,比如允许中国国企收购汉堡港的部分股权,同意中国公司收购德国半导体企业。因此朔尔茨访华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欧洲国家应该能够走自己的路,美国无权要求它们绝对服从美国战略,德国不会成为美国的傀儡。这样,欧洲和中国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局面也就打开了,两国关系的大方向就不会跑偏,步子也会走得很稳。

朔尔茨到北京,听了习近平的对德期望和对欧立场,也一定坚信,维护好中德友好、中欧关系,就能在变局、乱局中保持清醒,更好地携手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他也会给西方世界反馈访问成果,让西方认识到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中国与世界合作的力度将越来越深。中国是一个竞争者,但更是一个诚心诚意的合作伙伴。



资料图

直新闻:今天(4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德国企业也踊跃参加,你怎么看这一届进博会?

特约评论员 陈冰: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是中国的首创,已经举办了5个年头,取得的成果远超世界预期,当然也成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事件。这第五届进博会,具有特别的意义。最大的特殊点在于,它是中共二十大闭幕后举办的。外界对二十大的高度关注和丰富解读,都会自然延伸到进博会上。过去十多天,美西方舆论试图给中国贴上“封闭”“与世界脱钩”的标签,时不时地就想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营造“外企逃离”“企业家润了”等氛围,故意歪曲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届进博会的举行,响亮地告诉世界,这种误导是徒劳的,担心更是没有必要的,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正为饱受地缘政治对抗折磨的各国企业,注入了“活水”,带来了合作共赢的新希望。

我看了一下数据,很振奋人。这届进博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代表性更强,数量超过上届。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80家, 90%的都是回头客。

就说德国吧,奥迪、西门子、大众、宝马、从事锂电池的赢创工业集团、从事碳中和技术创新的蒂森克虏伯,都来参展了。有位德国前官员的话,说得很有诗意也很实在,他说“对于德国汽车工业来说,中国就像呼吸的空气一样重要”,“如果不想错过未来科技的趋势,那你必须在中国发展。”这样的切身感受,通过进博会传播出去,不仅能加强企业间的合作,而且在为中国正名,让世界知道中国仍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愿意与各国一道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作者丨陈冰,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延伸阅读

朔尔茨也来北京了,中国这波"主场外交"向世界传递了三大信号

“在我们已经面临滞胀的情况下,与中国‘脱钩’将严重损害德国经济。”

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带着阵容豪华的商业代表团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成为中共二十大闭幕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上午会见朔尔茨时指出,你是中共二十大召开后首位来访的欧洲领导人,这也是你就任以来首次访华。相信访问将增进双方了解和互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为下阶段中德关系发展做好谋划。

二十大闭幕后,中国密集的“主场外交”活动吸引全世界目光。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刚刚结束访华,紧接着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和坦桑尼亚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也到访中国。专家认为,眼下的外交来访热潮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共二十大的普遍关注,许多国家正热切寻求与中国合作的机会。

不想绑定美国

“我们寻求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前夕,《法兰克福汇报》2日刊登朔尔茨自述文章,阐述此次中国之行的意义。“我们不想与中国‘脱钩’。”朔尔茨表示,即使环境发生变化,中国仍然是德国和欧洲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伙伴。“世界需要中国。”朔尔茨称,在应对疫情、全球粮食危机和气候变化等方面,中国发挥着关键作用。

德国经济界对朔尔茨此访普遍充满期待。据德国媒体报道,将有12名德国企业界代表将陪同朔尔茨出访,包括大众汽车总裁、西门子总裁、默克集团首席执行官等,而此前申请加入访华代表团的约有100人。





德国总理朔尔茨11月3日抵达柏林勃兰登堡机场,准备前往中国 图源:外媒

舆论注意到,朔尔茨此次访问,是在欧洲与德国在对华政策上存在杂音的背景下开展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贸合作是中德关系的基础。德国一些人试图用政治或安全因素重新定义中德关系的行为是消极的。他认为,朔尔茨总理这趟访华行程说明,他依然希望将经贸关系作为中德关系的核心定位,同时也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即德国在对华问题上不打算绑定美国。

无视“脱钩”杂音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欧洲研究负责人胡春春指出,朔尔茨此访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理性之举。他以德国政府批准中远海运入股汉堡港码头为例指出,虽然德国媒体和一些政客试图将中资入股政治化、意识形态化,但朔尔茨曾任汉堡市长多年,了解“支持汉堡港港口运营商,帮助最大客户打通上下游,才能实现双赢。”

11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指出,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两国领导人将就中德关系、中欧关系、国际形势和全球治理深入交流,进一步巩固中德政治互信,深化中德合作,这符合双方利益。相信朔尔茨此访将为新时期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世界和平、稳定、增长作出贡献。



汉堡港是欧洲第二大港和德国第一大港。图源:Reuters

虽然近年来中欧在一些议题上出现分歧,围绕中欧关系出现一些杂音,但中国依然坚持深化同德国和欧洲的合作。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连续第六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进出口额超过2450亿欧元,是2005年的5倍。中德贸易为德国带去了超过100万个工作岗位,数百万人因此受益。

在《经济学人》杂志看来,德国企业不愿与中国“脱钩”。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中德中心联合主席霍斯特·罗赫尔表示,德国与中国的合作领域十分多样化:“在我们已经面临滞胀的情况下,与中国‘脱钩’将严重损害德国经济。”



资料图

传递三大信号

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正是二十大后中国“主场外交”活动热潮的一部分。

伴随着多位外国领导人到访,中国和越南签署了13项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并就深化两国经贸合作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中国和巴基斯坦就巴1号铁路干线升级改造项目、卡拉奇环城铁路项目等达成一致;中国和坦桑尼亚宣布将双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德国总理朔尔茨携商界代表团的到访也让人感到期待。

“这表明,世界十分关注中国的走向,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同中国的关系,希望通过访问寻找发展双边关系的契机,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吴心伯说。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的严峻现实,中国承载着世界对繁荣进步新未来的期待。

吴心伯认为,中国通过这一系列外交活动向世界传递了三个信号:第一,新冠疫情暴发近3年,中国开始全面恢复线下外交。第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没有改变。第三,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中国都谋求积极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合作,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本文标签: 朔尔茨  中国  欧盟  习近平  陈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