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轻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时间:2022-12-10 22:01:42作者:智慧百科
文妈和喜爸,是一对刚刚开始领国家退休金的“退休新人”。
不过跟我们想象中的“老人”不太一样:衣食住行的“买买买”、旅游纪念品的收罗展示、聚会、家宴、手工……他们一样都不能少。
2019年,两人决定买一套养老房,悠然开启人生的下半场。在女儿的帮助下, 他们找到張書源设计师,开始了新房改造。
旧房
过去他们住的旧家是典型的老公房,2 居室,没有厅,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已经习惯于将餐厨会客等功能都集中在一个房间内进行。
新房改造前
新房子三室一厅,每个空间的功能都很明确,但又都有些将就。与其用「应该在哪里做什么」来框定生活方式,不如让房子来适应主人,打造一个功能融合、可变的共享空间。
新房改造后
.01
空间合成大整体
复合功能岛成锚点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满足基本需求的“X室0厅”的公寓。这样的房子没有“厅”的概念,所有餐厨会客功能都集中在一个共享空间进行,倒是跟“起居室”的定义不谋而合。文妈和喜爸之前几十年就居住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
于是,设计师以“起居室”概念作为起点,放弃了分隔空间的传统设计思维,让居家所需的各个功能区共享一个整体空间,创造一个兼具玄关、客厅、餐厅、活动室、阳台的综合公共空间。
在整个户型的动线交汇中心,原本是一条狭长过道,设计师拆除了原本的非必要隔断,依托承重墙体,打造出了一个可伸缩的“中心复合性岛台”。
复合功能岛位于“共享起居间”的中心位置,对每个功能区都起到了连接和交互作用。随着使用的功能和情境不同,分别扮演了四大角色:岛台、备餐台、手工操作台和聚餐长桌。
岛台还拥有可升缩特性,从端口拉出来,最长能延伸到3米,配合玄关区域储物、冰箱柜组,将整个公共空间扩展为一个超大餐厅,传统节假日时,文妈和喜爸一家人团圆聚餐完全没问题。
跟大多数“上代人”一样,文妈和喜爸十分热衷于传统的烹饪和饮食习惯。原户型的小厨房显然满足不了他们的日常需求,于是设计师将原过道区域纳入,与餐厅融为一体,完全容得下3个人同时操作。
藏于墙、柜后的两组可移动玻璃隔断,可以让厨房在独立和开放两种状态之间瞬间切换,封闭时“爆炒大餐”无惧油烟,开放时做“养生轻食”又可以随时和家人互动。
厨房和餐厅的地面以不同材质拼接,暗示了不同功能的划分。玻璃隔断是做的隐藏吊轨,地面没有任何障碍,保证了老人的安全。
文妈悠游地在大厨房里烹饪
.02
客厅模块花样多
一组柜子四种用途
客厅空间的主体,就是依托承重墙体而建的一组定制柜体,看着体量不大,却兼具了四大功能:电器收纳柜、上拉式幕布地柜、展示柜和工具墙。
对于上一辈人来说,电视永远是客厅万万不能舍弃的,但是文妈、喜爸两个人却十分开明,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满足看剧的要求就行。
于是设计师把电视换成了投影幕布,老两口一有时间就在沙发上“葛优瘫”看《甄嬛传》,十分悠闲自在。
不过区别于常见的吊装幕布,这里安装的是收纳于地台的上拉幕布,可以任意调节不同高度,因为有背后的交叉支撑力,不用担心会掉下来。
靠窗的阳台是客厅的延伸空间,设计师将原本分隔阳台与室内的玻璃隔断拆除,通过穿插式家具的运用与灯光引导让整个空间得以联通。
结合文妈喜爸的生活习惯,设计师专门在这里设计了一面工具墙,之所以没有封起来,就是为了保持空间的开放性,和便于随时拿取物品。
文妈喜爸常常坐在摇椅上处理粗粮等食材,随手取下一个大笸箩,完成后就放在阳台晾晒,十分方便。
文妈平时会把淘汰的旧衣服上的精美图案剪下收集起来,设计师无意中发现后,将它们整理出来,与老宅细节照片放在一起,以“新生”状态静静装点着这个空间。
工具墙的对面就是洗衣区,一整组柜体将洗衣机、洗手池、脏衣篮、清洗及晾晒工具全部收纳于此,洗完还能直接在这里晾晒,一个阳台把所有功能一次性解决。
.03
综合活动室
让次卧超乎你的想象
和许多二人居一样,两位屋主同样不能舍弃次卧,但是为了日常的利用,这里还兼具了综合活动室的功能,实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
活动室与客厅共用柜体的侧面,被设计成了一面展示柜,陈列着文妈喜爸多年来的收藏,包括瓷器、唐三彩,苏绣等。
客厅和阳台处的地台,一直延伸到了活动室,让3个区域维持了完整的体态,保证了整体的统一性,同时地台还是可以上翻打开的,承担了一定的储物功能。
活动室地台前段做了镂空格设计,便于踩踏攀爬,同时也是展示区域,文妈喜爸的象棋、扑克、老磁带等都收纳在这里。
两位屋主平时与朋友们在这里下棋、打牌、喝茶、聊天,需要留宿客人,或子女回家时,拉上折叠门就是一个小卧室。
.04
秘密隐私区
从专属回廊开始
整个空间的各个区域以一条叠加功能通道连接,隐私区部分则是一条串联主卧、卫生间、衣帽储物间区域的“隐私区回廊”。
将主卧、卫生间、衣帽储物间入口集中规划,制作整面木饰面结构将各空间入口隐藏其中。
回廊隐私区与公共空间无缝衔接,同时也是公区的「端景」,设计师将插画师为文妈和喜爸绘制的形象照挂在这里,成为独属于这个家的风景。
回廊尽头是储物、衣帽间,与两侧的厨、卫距离都很近,日用囤货也可以方便地收纳在这里。
卧室设计改变原先的“卧室混合功能”状态,睡眠区、储物区、休闲活动区都被明确分离开,各个部分独立有序、互不干扰。
文妈喜爸经常在飘窗这里晒太阳,飘窗还可以像抽屉一样打开,收纳一些叠放的衣物。床头的背面和侧面也都定制了衣柜,方便收纳应季的衣服。
原户型的卫生间洗漱区过于局促,设计师拆除了一部分与储物间共用的非承重墙体,巧妙地置入了洗手池,实现了卫生间干湿分离。
设计师在采访时表示,面对一些拥有长期成熟的生活习惯与需求的业主时,我们更应该做到的是尊重和保留。本案与其说是改造创新,不如说是 相对“诚恳”地将原本就该属于文妈和喜爸退休生活的“优游之屋”“还”给他们。最后,愿所有屋主都能像他们一样,拥有自己的理想居所。
设计师張書源个人感言(理念):在设计中体验空间,体味生活,寻找每个空间最适合它存在的状态。打造不同的空间体验,创造唯一的人生体验。来源: 筑客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