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初中政治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

更新时间:2022-03-21 09:48:03作者:佚名

合肥市初中政治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

  合肥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精神,以及《合肥市中小学办学行为“十不得”》等相关要求。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作用,遵循教育规律,实现课程核心素养落地,以作业设计与实施的优化推进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加强思政课教师参与家校沟通,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作业设计与实施要符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特点,发挥学科应有的德育功能,通过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增强政治认同、提升道德修养、培养法治观念、塑造健全人格、提高责任意识,体现政治性和思想性。

  2.坚持以生为本。作业设计与实施要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充分考虑学情和学科特点,统筹考虑、合理布置作业,严控作业量,保障学生休息权利,体现科学性和人文性。

  3.坚持分层设计。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等实际情况,精准设计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通过设计基础性、提高性和发展性作业,形成“作业自助清单”,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各有收获,提高学习自信心,体现适切性和多样性。

  4.坚持拓展延伸。作业设计要有利于学生通过做作业进一步开阔视野、开拓思维。将作业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场域中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自我,体现应用性和实践性。

  5.坚持开放创新。综合设计书面作业、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探索开发适宜的科学探究、劳动锻炼、艺术欣赏类作业,引导学生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珍爱生命、磨砺意志,传承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艺术性和综合性。

  三、基本要求

  1.指向立德树人。作业应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要体现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突出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课程核心素养,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落实知、情、意、行统一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紧扣课标教材。作业设计要“依标据本”,服务教育教学。要在研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把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做到作业内容与数量能够充分、均衡、合理地反映和实现课程总目标。要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五大课程核心素养,突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重、难点内容。作业设计要体现真实情境、课程内容、任务活动和行为表现的有机整合。

  3.强调类型多样。作业设计与实施要突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要设计关注知识与技能巩固的基础性作业,也要设计注重能力培养的提高性作业,更要设计聚焦素养提升的发展性作业。要设计课时作业或当堂作业,也要设计体现综合性、过程性的单元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要设计书面作业,更要设计体验式和实践性作业。要设计独立性作业,也要设计合作探究性作业。有条件的学校,在布置纸质作业的同时,可以利用交互式学习设备,在学校信息化平台布置作业。

  4.遵循因材施教。要依据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实际和课程内容,精准设计作业,精选作业内容,尊重个体差异,设置基础性与提高性作业供学生选择,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难易适度的题目可做。拒绝“拿来主义”,将作业设计纳入校本教研体系,提倡研制校本作业,合理确定作业数量,切实提高作业质量。要更多布置启发式、开放性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5.体现科学严谨。作业内容准确无误,语言表述简洁精炼、指向明确,确保无歧义;对于答案具有客观性的题目,提供的答案要准确;对于开放性的题目,应提供清晰、明确的答案提示和评价标准。

  6.明确作业总量。按照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的规定,建议七八年级每周布置1-2次书面作业,每次作业完成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九年级每周布置3-4次书面作业,每次作业完成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四、内容与形式

  1.作业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1.培育核心素养。通过作业设计,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增强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是非、讲规则、辨善恶,提高道德修养,培养健全人格;了解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具有初步的宪法意识、法治观念等;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意识。

  2.加强红色教育。作业中渗透对学生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精心选择素材。要坚持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相统一,选择重大时政热点材料,宣传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新理念、新举措;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理性分析社会现象,培养亲社会行为和社会责任感;要有一定的人文内涵和思考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关注学生成长需求和兴趣爱好,更好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4.科学设置任务。作业不能试题化,而应问题化、实践化,反对“题海训练”。要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挥作业促进高阶学习与综合育人作用,反对作业停留在低阶学习的操练,更不能让学生简单抄课本就能完成;不能生搬硬套中考题型,僵化答题思路,禁锢学生思维。作业参考答案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除必要的答题规范外,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鼓励有创新性的答案。除了问题探究,教师可引导学生完成一些体验性、探究性、活动性任务。

  2.作业形式的设计与实施

  1.坚持书面与非书面、传统与创新作业相结合。教师可以精选一些高质量的、典型的习题,可以自主设计一些思考探究题,也可以要求学生熟读课本。针对特定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写感想体会,也可以搜集一些学习素材。鼓励创新作业形式,布置一些社会实践类的作业,比如引导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开展社会调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等。必要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辅助作业设计。

   2.坚持课堂与课后、课本与校本作业相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同步安排一些课堂练习,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课后布置适当作业,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总结反思学习过程,布置适切的促进及时整理与实践应用的周末作业以及促成整体学习并落实诊断与补偿的单元作业。挖掘课本资源,充分使用好统编教材中的“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拓展空间”等栏目。同时,将作业设计纳入校本教研体系,开展校本化作业设计与实施教研活动,加强协同备课,自主设计适切性的校本作业。

  3.坚持共性与个性、硬性与弹性作业相结合。在整体把握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教师要考虑并尊重不同个体的差异性,设计并实施分层作业。比如有些基础性的作业,适合全体学生做,就要求大家必须完成;有些难度比较大的作业,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同时,在学生作业负担相对集中的时候,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作业的,允许学生缓交作业。

  4.坚持学科与综合、短程与长程作业相结合。作业设计在坚持学科逻辑的同时,更要关注生活逻辑,关注道德与法治学科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联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同向同行,发挥综合育人功能。除了要求学生即时完成或次日上交的短程作业,教师还可以设计与布置一些长程作业,即要求学生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完成的作业,如利用集中时间自主状态的假期开展项目式学习。

  五、检查与评价

  通过作业的设计与检查达成评价目标,即考查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作业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和法治观念增强的有效手段。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要指向课程核心素养,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

  1.注重以生为本的作业评价。实现由重视作业“量”到重视作业“质”的转变,教师的作业设计与评价既要着眼于班级学生整体,又要关注学生能力水平和发展程度个体差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思想品德和法治观念都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课程核心素养都能得到培育,增强综合素质,真正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2.注重全面提升的多元评价。针对作业设计质量和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价。对作业设计质量的评价,学校要主动联合学科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以形成合力,为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进行诊断、分析和反馈。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公开班级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加强质量监督。对学生完成质量的评价,要将集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除了对作业内容和知识点的针对性指导评价外,也关注对学生的个性化鼓励性评价,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教师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等评语,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改进师生关系,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注重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坚持集中批改与面批相结合,在批改过程中汇集典型、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性化问题一对一讲解,并思考其产生的根源,优化教学和作业设计等。教师不仅要对作业的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做作业的过程包括时间、效率、答题思路等进行评价。采取学分加评语、作业按次评价与阶段发展评价相结合。可以根据纸笔类、实践类等不同的作业形式,设计合适的评价量表。

  4.注重评价合力的形成。以课堂作业为主战场,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合理利用智慧教育信息化平台,如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合肥市教育云平台等,把握好初学、巩固、反馈三个阶段,通过个性化电话辅导、微信推送、QQ资源共享、课间问题答疑、课后作业反馈与评价等空间,在解难答疑、堵漏补差、扩展提高、心理辅导、端正态度、学法指导等方面,做到班主任、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家长合力协同跟进,不缺一人、不漏一人,以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标签: 作业  学生  评价  法治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