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时间:2022-08-11 09:42:18作者:佚名
“只要关于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悼念活动,不管在哪里,无论什么时间,我都会来参加。这段历史需要让更多人知道,需要我们去说。我不要传播仇恨,而是要做一个和平使者。”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年逾九旬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说。
1927年出生的葛道荣,在南京大屠杀发生时已经10岁。本该快乐的童年记忆,却充满着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的画面。战争带来的伤痕烙印终生。
“1937年12月18日,我在汉口路金陵女子大学难民区内南院楼下教室内,被闯入的鬼子用刺刀刺伤右腿,现在还留有疤痕。”葛道荣清晰地记得82年前发生的一幕幕。日军对葛道荣一家犯下的暴行历历在目。葛道荣回忆,“1937年时,我的叔父葛之爕53岁,1937年12月14日夜晚在华侨路高家酒馆22号家中被三名鬼子闯入杀害,面目皆非。舅父潘兆祥55岁,1937年12月挑了行李至下关,被攻城的鬼子杀害。舅父王钧生33岁,1937年12月在煤炭港做工工地上被侵入鬼子杀害。”
所幸的是,在魏特琳等国际友人的保护下,葛道荣和弟弟妹妹躲过屠戮。魏特琳是当时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一名美籍教师,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不顾个人安危,保护了上万名妇女和儿童免遭伤害。这份恩情让葛道荣终身难忘,也让晚年的葛道荣有了新的“使命”:做一名和平使者。
如今,92岁的葛道荣早已头发花白、步履蹒跚。但每逢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相关活动,常会见到他的身影。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去告诉更多人这段历史,希望日本人能正视,能承认这段历史。只要一天日本没有承认,没有道歉,我就会一直说下去。我们幸存者都在等待一个道歉!”葛道荣十分坚决。
让老人耿耿于怀的是,依然有很多日本人根本都不知道南京大屠杀。所以每逢有日本代表团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访问,他就会一遍遍地跟他们诉说受害的经历。
“我记得,曾经有一位日本访问团的成员给我留下感谢信,问她能为我做些什么去弥补?我说,我希望你把这段经历,把你在南京见到的、听到的,告诉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你身边的人,让更多人知道。”
葛道荣说,他希望更多人为了和平团结起来,但这得建立在正确认识历史的基础上。只有正视历史,才能改正错误,方可走向未来。
“我希望,做一个和平使者,生命不息,脚步不止。我希望,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我希望,世界不再发生战争,父母不再流泪,所有儿童能在幸福平安美满安全的环境中长大。”葛道荣说。
上世纪80年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联合南京市档案馆等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进行登记,葛道荣像其他幸存者一样有了自己的编号:37号。自那时起,他的生活中多了一项新内容: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的悲惨故事,他去过工厂、社区,还有幼儿园。
“仇恨可以逐渐淡去,但沉痛苦难的历史永远忘不了,因为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不是冤冤相报的。我希望下一代可以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希望世界永远不再发生战争,希望天下的父母不再流泪,希望今后的儿童能够在和平、幸福中长大。”
葛道荣觉得,他必须给后代留下些证明,“不是突如其来的想法,也不是一天做成的,我跑了二三十年纪念馆,写下了19万字的小册子。”这些年,他到各处参加活动都带着两个儿子,除了必要的日常照顾外,他也想让儿子对当年历史一遍遍有更深的体会,“小册子取名为《铭记历史》,这就是我的传家宝,我为子孙们每人印制了一份,让他们代代相传。”葛道荣再三强调,当幸存者越来越少,历史的传承必须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