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时间:2022-08-22 16:44:50作者:未知
近年来,戏台上、影片中,经常出现在庚子(1900 年)事变时,帝、后出逃前,慈禧太后命二总管太监崔玉 贵强把珍妃投入贞顺门内井中的场面。故一些观众认为崔 玉贵是个刽子手,与李莲英为一丘之貉。
原来,慈禧太后临出宫前,于匆忙中曾召集群臣、宫 女、太监讲话,也确实曾令身边侍立的崔玉贵把珍妃唤 来。崔玉贵“嗻”了一声,即派小太监王捷臣去冷宫把珍妃 带出来。太后只简单地对众多听命的人说:“洋人眼看要进 城,只能带皇上、皇后、阿哥和一部分人暂时走避,其余 的人只能留下厂许多人听了惊恐万状,哭声震天。性情倔 强的珍妃,听到了太后的这番话,她毫不畏惧地跪在太后 •面前说:“皇上也应当坐镇京师,不能走。”太后本已情急意 乱,见珍妃竟敢劝阻,怒容满面,向李莲英说:“这个畜牲 实在该死”。太后这才对身边侍立的崔玉贵悄悄地说把 她塞到井里去!”崔玉贵犹豫了一•下,本想向太后替她说情 (这是事后崔向家人述说的),可是玉贵身边侍立的王捷 臣自告奋勇地把珍妃拖入井中去了。这个年仅二十五岁的 少妇,就此兰摧而玉折了。
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慈禧太后及光绪皇帝壬寅(1902年)初,方从西安回銮。太后先到皇宫内 院各处巡视一番,当她走到那口井边,想到尚未打捞上 来、依然沉没在井中的珍妃,顿时思绪万千,大有悔不当 初之感,怕将来载之史册岂不骂名千载?她回到长春宫,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把崔玉贵叫到御座前说:“当初, 咱们出宫之前,珍妃子向我顶了几句嘴,我只是说了句气 话,谁叫你指使王捷臣把珍妃子塞到井里去了?我看桂公 爷的面子,对你不加惩处,从今日起,叫你出宫为民,以 免尔后我见了你,就想起珍妃子来。”崔玉贵跪在太后面 前,泣不成声,但一句话也没有向太后分辩。
此事很快传到太后的弟弟桂祥耳中,他立即进宫跑到 太后面前,来替玉贵说情。姊弟俩在密室中谈了一阵话。 桂公爷出来,好言安慰了崔玉贵一番。
原来,在慈禧太后御前的两个权监中,桂祥对李莲英 蝇营狗苟的丑恶嘴脸看不惯,可是太后对李莲英却十分宠 信,凡事百依百从;李根本不把桂祥放在眼里,而崔玉贵 对桂祥十分尊敬。当时,朝中许多重大事情,只有李、崔 两人知道得最详细,所以桂公爷把崔玉贵拉了过去,作为 “耳目”。就这样,桂公爷把玉贵认做了干儿子。
崔玉贵原名崔瑞堂,直隶河间人,1868年(同治七 年)七岁的时候,家乡年景不好,母亲饿死,其父逃难出 来,用抬筐把他担到北京城时,遇见一位好心肠的太监, 把玉贵引进宫,遂净身当了老公,其父得了一些钱作本钱 做生意,父子才得以活命。
崔玉贵在宫中苦熬岁丹f多年,拜八卦拳祖师尹福习.武,学得一身好武艺。慈禧太后发现玉贵身躯高大,当差 勤勤恳恳,又有蹿房越脊的本领,二十岁那年,崔玉贵被 提拔为二总管之职。这时,经常有媒人给他“拉纤”,但都 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误了自己,不要再误人家的女 儿。”那个时候,凡是有钱的太监,在宫外纳三房四妾,是 不足为奇的。
光绪十年(1884年),崔玉贵之长兄崔志方携妻子从 河间来京,崔玉贵这才在东华门万庆馆三号购置了一所宅 子,安置其兄居住。后来志方背着玉贵连续娶了三位姨 娘,每次都是玉贵事后知道的,即“木已成舟”了。玉贵异 常尊敬志方元配夫人。后来,妻妾满堂的志方又把一,部分 家眷分住在南苑。
玉贵长嫂居住万庆馆时,崔玉贵收养了赵姓一个两周 岁的男孩做养子,托付长嫂替他抚养,取名崔汉臣。当汉 臣十三岁时,崔玉贵把汉臣送进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的“京师同文馆”深造。该馆是清末最早的“洋务学堂”,开 办时,只限招收十三、四岁以下的满汉八旗子弟,学习外 文、天文、数学一类课程。
崔汉臣年及十六岁时,太医院副堂官(院判)张午樵 (字仲元)看中了才貌英俊的汉臣,就和崔玉贵商量,愿 把女儿张毓书许配汉臣。太医院正堂f (院使)姚保生有 个儿子,正巧与张仲元的女儿同庚,姚保生知道张午樵的 女儿不但貌美,而且精通英、日两国语言,故想和张午樵 结为亲家。姚将心意对午樵说了,张午樵回说:“女儿毓书 已然许配崔玉贵的养子崔汉臣了。”姚保生认为张午樵看不 起他,因此两位堂官有了隔阂。崔玉贵知道了这件事很作难,就对李莲英说了。李莲英乂把此事禀奏了慈禧太后, 太后说:“把他们三个孩子都召进宫来我看一看。”
一禾,三个孩子来到太后宝座前叩了头,太后边问他 们的年龄、学识,边仔细地端详他们的相貌。三个孩子不 知太后要出什么“点子”,臊得张毓书满脸通红,两个男孩 心中也嘣嘣地乱跳。原来,在他们进宫前,三位家长都向 他们交了“底”。
三个孩子退出宫殿以后,太后把崔玉贵叫到跟前说: “我看你的孩子比姚保生的孩子才貌出众,就把毓书配给 小绪吧(崔汉臣的乳名)。”太后的话是金U玉言,姚保生 也就无话可说了。后来宫内、宫外盛传崔玉贵之子崔汉臣 的亲事是太后的“指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