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时间:2022-08-23 08:48:09作者:佚名
禹王碑是中国最古老的一块石刻,也因其年代久远,所以石碑上的内容无法解读,禹王碑是谁刻的?他又想表达什么样的内容呢?
禹王碑内容介绍:
禹王碑,因最先发现于衡山岣嵝峰,又称岣嵝碑,位于岳麓山顶禹碑峰东,镌石崖壁,宽140厘米,高184厘米,碑文9行,每行9字,凡77字,未有寸楷书“右帝禹制”。字体苍古难辨,有谓蝌蚪文,有谓鸟篆。系宋嘉定年间摹刻于此。
禹王碑是谁写的?
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是我国最古老的名刻,相传是禹治理洪水成功以后亲自撰写。禹奉舜帝之命治水,开始头7年治水也没有取得成效,但他顽强不屈。一天,他治水来到衡山,舜说黄帝把一部以金简为页、青玉为字的治水宝书藏在衡山上,但具体在什么地方却无人知道。大禹治水心切,就杀了一匹白马,祷告天地。一天梦见一位自称苍水使者的长胡子仙人授予他金简玉书藏地密图。
醒来后他按照密图寻找,果然找到了这部书。从这部书上大禹找到了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经过13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大功告成后,大禹把金简玉书送回原来的地方,仍用盘石压盖起来,并在岣嵝峰上刻碑铭志。后来,人们就把大禹杀白马以祭祀的山峰叫做“白马峰”,把掘出宝书的山峰叫做“金简峰”,把那块石碑叫做“禹王碑”。在文物保护界,禹王碑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三大瑰宝。
关于禹王碑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西晋和南北朝时期。晋罗含《湘中记》:“岣嵝山有王牒,禹按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南朝宋徐灵期《南岳记》:“云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碑下有石坛,流水萦之,最为胜绝。”二者所记地点不一,一说在岣嵝峰(古指衡山),一说在云密峰。
禹王碑的第一次流传于世,是萧齐时期,据梁代刘显《粹玑录》载:“萧齐高祖子铄封桂阳王,有山人成翳游衡岳,得禹碑,摹而献之。王宝之,爰采佳石翻刻,始见于世。”但萧齐时拓本一直未传世。
南宋时期,据说一个名为何致的人在云密峰找到了禹碑。《游宦纪闻》载:何贤良(名致)于嘉定五年游南岳,至云密峰下,遇一樵夫说见过一石碑有数十字,于是樵夫作导,“过隐真屏,复渡二小涧,攀萝扪葛”,找到石刻。但从宋朝以后,禹王碑就谜一样的消失了。
宋代嘉定年间,在岳麓山,人们由何致从南岳衡山岣嵝峰摹刻的拓本复制了禹王碑。因唐宋以前南岳衡山是否有禹王碑真迹已无从考证,成为千古之谜,所以岳麓山禹王碑就成了目前唯一最古老的禹王碑蓝本,距今约800年历史。此后,禹王碑传遍天下,全国约有三四十处地方摹刻了禹王碑。
至今见到禹王碑上总共镌刻有77个字符,竖排六行,五整行每行15字,第六行2字。碑刻字体十分奇特,非甲骨非钟鼎、非篆非隶、非草非楷,仔细考究亦难以识读。著名历史学家、甲骨文专家郭沫若钻研其拓本三年仅识得三字。
禹王碑内容是什么意思?
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年),著名学者,时任河南汤阴知县的杨慎得了《岣嵝碑》的拓本,兴奋不已,经过一番潜心研究,宣布自己破译了《岣嵝碑》,全文为:承帝曰咨,翼辅佐卿,洲渚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禋,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将禹王碑77个难以辨识的字符译识为可读文字,是杨慎的重要成就,其释文也被认可并且得以流传。但是杨慎释文的依据是什么不得而知,至今也难以确定其是否准确。
不管禹王碑是否是大禹亲手所书,也不管杨慎的译释是否符合原碑的含义,但禹王碑的重要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它记述了有史以来华夏先民征服洪水灾害的壮丽的一页,它是华夏人民赫赫功勋的历史见证,是华夏民族文化的一块璀璨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