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时间:2022-09-02 11:00:16作者:未知
说起王阳明,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他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王阳明四句教》被称之为《心学四诀》,这是“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所在,也是“阳明心学”对于如何践行“知行合一”的具体指导,本文就让我们通过“心学四决”,共同体味“阳明心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吧!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无善无恶是心之本体,即“阳明心学”当中的“天理”,它处于“未发”的状态。既然“未发”,那么在这种状态之下,一个人就不会被自己的私心物欲所遮蔽,无欲无求,也就根本不存在善恶之分,这正如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样,一切有如一张白纸,毫无善恶的观念,自然也就无欲无求,世俗欲望的侵扰折磨也就少了。“无善无恶”有点类似于武侠小说中常说的“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无招胜有招”,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也是我们所应追求的境界。
当然了,“无善无恶”只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人毕竟是有思想的个体,即便修为再高的人,都不可能彻底摆脱欲望的束缚、完全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不可能存在的,是不合理的。
在“阳明心学”看来,“天理即是人欲”,这和“存在即合理”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有欲望是很正常的,这就是“天理”。而欲望一旦产生,人的意念就会活动,就进入了一个“已发”的状态,善恶之分也就随之出现,比如:有人有孝顺父母尽孝道的欲望,有想帮助别人、扶危济困的欲望等意念,就是善的;有人有偷盗抢劫以满足一己私欲的欲望、有不劳而获欲望等意念,就是恶的……这些就是欲望驱动意念活动之后必然会产生的善恶之分。
“天理即是人欲”,人的欲望驱动意念活动之后必然会产生善恶之分,既然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天理”,那么,我们就要面对并接受它,而不是忽视它的存在。
善恶产生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这就是“良知”,这是“认识论”中很重要的一步。因为我们只有知道善恶之别,才能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行动才不会走偏。因此,可以这么说,“知善知恶”的“良知”是一切行为重要的基本前提!
那么,人们在欲望的驱动下产生了善恶、并且能够准确区分何为善、何为恶之后,应该做什么呢?那就是“为善去恶”,这在心学上被称之为“格物”,是“阳明心学”的最终落脚点。
所谓“格物”,就是要求我们在认清善恶的基础上,推动从认识到实践的转变,也就是说,要将善的欲念最终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上,而将恶的欲念彻底根除。比如:我们都知道,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善举,那么我们就要大力弘扬这种美德,尽己所能,让父母颐养天年、安享晚年,这就是“为善”;我们都知道,偷盗抢劫是一种恶行,那么我们就要想尽办法让自己从思想上切实消除这种欲念、行动上杜绝这种行为,这就是“去恶”。
从《王阳明四句教》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短短4句话28个字,但它是对“阳明心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对认识事物到具体行动都做出了具体要求和实践指导,它要求我们:在对事物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就要付出相应的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这就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要义,也是其最终落脚点。
我中华泱泱大国,历经上下五千年,留下了丰富璀璨的传统文化,不论是修身养性,还是经世治国,我们都能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而“阳明心学”就是这所文化大观园中耀眼的一枝,耀照千古。如今,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到处都充满了诱惑,也催生了人们各种欲望,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诱惑和无休止的欲望当中迷失自我,从而自找烦恼、庸人自扰,这时,我们不妨静下心来,翻开这些尘封的典籍,从中多汲取养分,重新审视自己,拨开那些蒙蔽我们本心的尘灰,不求达到多高的境界,但至少,我们的心灵会轻松许多,或许这样,我们的欲望就会少一点,烦恼也就会少一点,而幸福快乐就会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