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时间:2022-09-24 19:22:30作者:智慧百科
海上之盟是北宋、金国联合攻打辽国的盟约 。因为双方使节都由海上往返谈判,故名。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随后屡败辽兵。宋徽宗等认为辽有必亡之势,决定联金攻辽,乘机收复燕云。
自北宋立国于中原以后,强大的辽国一直位于宋的北方,且时有南侵攻宋的野心,形成宋辽南北敌意对峙的局面。1004年,宋真宗与辽签署了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维持一段达约一百年的和平,双方之间都没有完全消灭对方的能力。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位于辽国东北势力范围内的女真族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反抗辽国的统治,屡败辽军,并建立金国,辽国国势迅速下滑。此时北宋君主宋徽宗与大臣蔡京、童贯认为辽国亡国在即,金国会取而代之,决定联金攻辽,不但可向金以示和好,而且以图收复失去已达二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之地。
重和元年(1118年),宋徽宗派武义大夫马政自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乘船渡海,以买马为幌子,与金谈判攻辽。此后宋金使者频繁接触。宣和二年(1120年),双方商定以下的内容:
宋金各自进军攻辽,其中金军攻取辽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与中京大定府(今辽宁昭乌达盟宁城县天义镇大明乡),宋军攻取辽的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 宋答应灭辽后,将原来于澶渊之盟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 金则答应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宋。 结果宋攻辽失败,而金军顺利攻下辽上京、辽中京及辽南京。金方事后指责宋未能兑现承诺"攻陷辽南京",而拒绝还燕云。
金宋双方经交涉后,北宋允以二十万两银、三十万匹绢给金,并纳燕京代租钱一百万贯,金才交还燕云六州(景、檀、易、涿、蓟、顺)及燕京。金军撤出城前还将燕京城内财物和人口搜刮一空,宋接收的只是一座"城市丘墟,狐狸穴处"的空城。宋改燕京为燕山府。
童贯用兵河湟小有胜利,在与西夏较量中也略占上风,便打起了辽国的主意,主动要求出使辽朝打探虚实。政和元年(1111年),徽宗派端明殿学士郑允中为贺辽生辰使,童贯为副。童贯以宦官使辽,大为辽朝君臣不齿,指笑曰:"南朝乏才如此!" 宋朝内部也对派遣童贯略有微词,宋徽宗只得声称是辽国听说了童贯用兵西夏的功绩,因此想要一见其人。
在使辽时,燕人马植结识了童贯。马植本为辽国大族,官至辽国光禄卿,他在辽国看见辽国皇帝昏庸暴虐,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加女真族的崛起给辽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觉得辽国前途灰暗,危在旦夕,便有了投靠归顺宋朝的想法。他与童贯一拍即合,暗中往来。
政和二年(据《宋史纪事本末》说在元年冬十月)马植入于宋朝,先改姓为李,名良嗣,秘藏于童贯府中,又时时论辽人事宜以动朝廷,朝廷之中对此议论纷纷,徽宗大为意动。又据《封氏编年》良嗣在政和五年,密遣蜡弹于童贯,说辽国民罹涂炭,宗社倾危指日可待迩,宋朝可以乘机发兵。而徽宗在让蔡京和童贯讨论,认为事有可为后,才允许李良嗣入境,其时应在五年夏四月庚子朔夜,徽宗赞赏他的投靠,赐以国姓,更名为赵亮嗣。前说与蔡京无涉,后一说则时间阔度太长,皆有不足之处。
此后,赵亮嗣在宋金往来之间频繁出使,成为宋金盟谈之中的领军人物,对宋朝的外交政策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政和七年(1118年)秋七月,受到辽金战争动乱的波及,有辽蓟州(今天津附近)又说为苏复二州(即今日大连附近)汉儿高药师,僧郎荣等,以舟浮海至文登县。也许从逃亡者那里知道了辽金二国的虚实,又受到了他们逃亡方式的启发,宋廷方想起可以通过海运的方式,跨过辽人的封锁,和在渤海对岸的金国联系。
八月三日戊午,登州守王师中被诏招将吏七八人。在二十二日丁丑,乘平海军之船,以高药师为导,一同前往女真探访。行至渤海北岸女真时,由于女真巡逻船只甲士甚多,几为逻者所害,竟然被吓得逡巡不前,于政和八年正月三日丙戌返回青州。
第一次试探性外交的失败,并没有熄灭宋人的希冀,在改元后的重和元年四月二十七日己卯,遣武义大夫马政及平海军卒呼延庆,同高药师等过海至女真军前议事。武义大夫马政由登州(今山东蓬莱)渡海使金,向金太祖转达了宋朝"欲与通好,共行伐辽" 的意向,双方开始正式接触。
这时朝廷内部有不少人对此联金攻辽提出了反对意见,如太宰郑居中,枢密院执政邓洵武等高位之人,也有如广安军草泽安尧臣这类的小民。为了平息分议,童贯上平燕策,大概意思是云中是根本,燕蓟是枝叶。当分兵骚扰燕,而后以重兵取云中。这次争论并未改变既定的出使行程,皇帝对争论持微妙的中立态度,只给了安尧臣一个承务郎的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