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纪实(发起—扎根—教育—返城—结束)

更新时间:2022-09-27 07:22:39作者:智慧百科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纪实(发起—扎根—教育—返城—结束)

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一场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个年代的中国人都有一颗易激动的心,只要领袖发出一声号令,他们便会坚决执行。从高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浮夸风的“大跃进”到认真执行“知青插队”,“到农村落户”等,都被无数知识青年视为精神力量。关于“上山下乡”运动的思索至今仍在继续。 本篇就讲述了这段历史。

一、口号成为精神力量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背景

知识青年为什么要上山下乡

政府呼吁知识青年到农村的目的

毛泽东“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的号召

二、实践“进军荒山扎根农村”

国家为让知识青年到农村做了哪些努力?

知识青年:新中国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知青插队的背景介绍

三、特殊群体的典型

徐建春:中国的第一个知青典型

吕根泽:劳动与知识相结合的知青典型

邢燕子:最有影响力的知青人物

董加耕:受到毛主席招待的知青

四、从“大有作为”到“接受再教育”

大规模的上山下乡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上山下乡是如何被政治化的?

老三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创举

领导干部带头送子女务农

知识青年为何要接受“再教育”

金训华张勇:“再教育”的典型

五、“告御状”引得国家关注

知青下乡存在哪些问题?

李庆霖:文革期间第一个告御状的人

知青的安置方法是什么?

六、知青返城的经过

知青插队为何行不通了?

邓小平带领大家探讨知青就业问题

针对知青问题召开的三次会议

云南知青请愿要求返城

云南知青率先罢工跪求返城

知青返城的简单介绍

知青返城的过程纪实

知青返城的原因是什么?

七、知青运动结束

知青返城后存在哪些问题

知青返城后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老知青们对上山下乡运动的真实感受

这场运动最终在70年代末结束,时间之久、规模之大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知青及这场运动都已被记载进历史。当年的老知青们曾经是历史的亲历者,在新的历史时期,他们正在书写着新的人生!

推荐阅读:知青是什么群体

为您推荐

历史的朝代顺序 历史的朝代顺序是什么

1、最先的朝代是从夏开始,然后是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直到清朝结束。2、其中三国是分曹魏、蜀汉、东吴。南朝又分宋、齐、梁

2023-01-31 07:04

朱熹世人尊称什么 朱熹被尊称什么

1、朱熹被后世称为朱文公,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

2023-01-31 07:04

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1、周朝统治多少年有两个说法。第一种是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第二种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其原因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仍一直无法确认。2、周朝(前1046年—前25

2023-01-30 22:06

刘禹锡有什么之称 刘禹锡简单介绍

1、刘禹锡被称诗豪。2、出自唐·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的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2023-01-30 22:05

清朝多少年呢 清朝建立了多少年

1、二百七十六年。2、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3、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

2023-01-30 16:04

多肉遮阴妙招 多肉遮阴方法

1、正南朝向的阳台是最佳的养肉环境冬季全日照,夏季只有清晨和接近晚上的时候略有光照,对于皮实肥厚的品种来说(不忍看到肉肉晒伤的肉迷还是可以适当遮下东西方向的强光),则可不用遮阴,但一定要保持室内的通风。至于其他朝向的阳台

2023-01-30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