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施肥方法和注意事项 油桐施肥方法和注意事项视频

更新时间:2022-10-10 03:36:40作者:智慧百科

油桐施肥方法和注意事项 油桐施肥方法和注意事项视频

1、有机肥、农家肥,不仅是厩肥、人粪尿,更重要的是在油桐林地上间种绿肥,实行绿肥和杂草、灌木的压青;同时还要利用草渣,垃圾渣制的堆肥,以及实行桐麸、桐壳还林等。只有就地取材,才能做到肥源无穷。以在林地间种绿肥为例,一般绿肥鲜重含氮量约为0.3-0.5%左右,干物重为2.5-3.0%左右。鲜草含磷量为0.1-0.2%左右,干物重为0.5-1.0%左右,鲜草含钾量为0.2-0.5%左右;干重为1.5-2%左右。油桐地间种绿肥,间种面积约为林地面积的50%左右。

2、冬季绿肥,每亩可收鲜草250-500公斤,夏季绿肥,每亩可收鲜草500-1000公斤。即等于每亩增施6-25公斤硫酸铵(纯N1.25-5公斤),1.5-14公斤过磷酸钾(P2Og0.25-2公斤)、氯化钾或硫酸钾1-10公斤(K2O 0.5-5公斤)。桐麸、桐果壳还林具有重要意义。桐果壳占桐果干重的50-55%,种皮占种籽干重的40%,桐麸则占种仁干重的70%。

3、油桐产果取籽仁榨油,真正被人们利用的,只占干物总重的15%左右。将另外85%的干物质,仍旧归还林地,对于N、P、K三要素的循环利用,解决林地三要素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据分析,桐麸中含N为3.80%,含P20。为1.30%,含K20为1.30%。

4、果皮、种皮氮、磷、钾的含量略低。亩产桐籽100公斤的桐林,每年大约需要吸收N6-7公斤,P2Os 和K20各2.5-4公斤。如果将全部的桐麸、桐壳还林,则可将桐麸、桐壳所吸收的70-80%的氮、磷、钾退还林地。当前许多地方都有利用桐麸作农业有机肥的习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我们不要求全部桐麸还林,只要有50%左右的桐麸还林,外加桐壳还林,氮、磷、钾的还林数就可达到60-70%。

5、合理施肥、充分发挥肥效。即应掌握各种肥料的特性,注意施肥技术,力争做到肥尽其效。例如,过磷酸钙用撒施的方法,利用率一般只能达到15%左右。尤其是pH值在5以下的酸性土壤里,撒施、过磷酸钙,由于生成难溶解的磷酸铝、磷酸铁,就更难为人树吸收了。但是,如果采用与经过煅制或者发酵的桐麸、桐亮、堆肥、绿肥等混合施用,磷的利用率则可提高到60%以上。

6、又如硫酸铵、尿素等氮肥,采用表层撒施,其利用率只能达到40.1-55.9%;如果改为粉肥深施,则其利用率可以达到70.4-82.7%。在油桐栽培中,基肥和冬灌肥是十分重要的,其施肥数量应占全年总施肥量的60%左右。尤其磷肥,应尽量作基肥和冬灌肥深施,使它和根系紧密接触,其肥效比撒施可以提高2-3倍。

本文标签: 油桐  注意事项  方法  

为您推荐

历史的朝代顺序 历史的朝代顺序是什么

1、最先的朝代是从夏开始,然后是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直到清朝结束。2、其中三国是分曹魏、蜀汉、东吴。南朝又分宋、齐、梁

2023-01-31 07:04

朱熹世人尊称什么 朱熹被尊称什么

1、朱熹被后世称为朱文公,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

2023-01-31 07:04

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1、周朝统治多少年有两个说法。第一种是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第二种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其原因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仍一直无法确认。2、周朝(前1046年—前25

2023-01-30 22:06

刘禹锡有什么之称 刘禹锡简单介绍

1、刘禹锡被称诗豪。2、出自唐·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的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2023-01-30 22:05

清朝多少年呢 清朝建立了多少年

1、二百七十六年。2、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3、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

2023-01-30 16:04

多肉遮阴妙招 多肉遮阴方法

1、正南朝向的阳台是最佳的养肉环境冬季全日照,夏季只有清晨和接近晚上的时候略有光照,对于皮实肥厚的品种来说(不忍看到肉肉晒伤的肉迷还是可以适当遮下东西方向的强光),则可不用遮阴,但一定要保持室内的通风。至于其他朝向的阳台

2023-01-30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