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真实的袁绍怎么样,历史中真实的袁绍评价

更新时间:2022-03-22 13:05:37作者:佚名

《三国志》中真实的袁绍怎么样,历史中真实的袁绍评价

袁绍原本是汉末最有机会一统的诸侯,最后却惨败给了曹操,给自己的政治生涯画上了句号。袁绍出身名门,有着“四世三公”之称,他手下的人才和兵力都在曹操之上,为什么最后还会惨败呢?其实袁绍正是输在自己的仁慈。在演义中,大家公认刘备是最仁慈的主公,而袁绍总是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其实历史中真实的袁绍并非如此,他恐怕才是乱世中最“冤”的一位诸侯。

三国中有这么一个诸侯,雄踞青、冀、幽、并四州,可罗贯中一篇洋洋洒洒的《十胜十败论》,把郭嘉推上神坛的同时,把袁绍打入了人“败家子”的行列。我们不由怀疑,雄踞河北的英主袁绍真的如此不堪,那为何连郭嘉、荀彧都曾投效过他。“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曹操这段话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对袁绍的主流认识,可曹操作为胜利方领袖,他的话语真的完全可信吗?那么《三国志》中真实的袁绍怎么样呢?

其实袁绍能够崛起如此之快,绝不像《三国演义》中一样简单的归功于“四世三公”的出身,袁绍最大的优点在于爱民。说句不客气的话,东汉末年出身好的人不在少数,就比如杨修出身就不差,为什么袁绍可以一呼百应,雄踞四州?单单出身好,别人就会跟着你干,太天真了。

郭嘉对袁绍完整的评价是这样的:“袁公徒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袁绍有恩于民夷”。《十胜十败论》就是从郭嘉前半段话中演变来的,大家要注意了,在否定袁绍性格缺陷的同时,郭嘉肯定了袁绍对于平民的优待。其实,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中最善待百姓的一位,他的政策相当宽和,得民心就是他可以由渤海一郡之地很快雄踞四州的原因所在,在袁绍病逝后,河北百姓纷纷落泪,无不痛哭流涕。

或许有朋友会质疑了,刘备不才是最仁慈的诸侯吗?这不能单从《三国演义》来看,罗贯中笔下刘备就是男主角,怎么可能不是道德标杆。客观评价两人我们要从《三国志》和名士评价中找线索。荀彧是这样评价袁绍的:“绍,布衣之雄而,能聚人而不能用”。荀攸也有评价:“绍以宽厚得众心”。荀氏这对最出色的叔侄,对于袁绍善待民众很是认可,“布衣之雄”、“众心”,就是对袁绍得民心最好的肯定。

那么刘备是怎样的呢?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贾诩:“刘备雄才”。吕布:“是儿最叵信者”。其实《三国志》中的刘备不仅不是只会哭鼻涕的仁德之人,反而是一名枭雄。大家可以发现一点,刘备无论没落的什么地步,总有人选择接纳他,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和刘备所走路线相同,不同于袁绍的善待平民路线,刘备更受世家、豪强欢迎。这是有原因的:一、刘备汉室宗亲,学习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拉拢世家的做法,各地士族纷纷接纳就是显著效果;二、刘备没有稳定的地盘,善待平民实现收益,时间成本太高;三、东汉末年门阀制度下,士族的影响力、凝聚力远胜于没有组织的平民。

刘表死后,十几万人跟随刘备下江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分析下《三国志》,这是像“马氏五常”一样归心刘备的荆襄世家,组织起的民众。世家的号召力可见一斑,刘备的仁慈就是建立在拉拢世家的基础上,对于平民关怀远不如袁绍。

《三国志》中有袁绍发家的始末记载,这一过程远不如《三国演义》直接雄踞青冀幽并来的风光。袁绍虽然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但东汉末年这种身世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吧?袁绍为了成名,结交了许多像许攸、陈蕃这样的“亡命之徒”。不是“党人”,就是反对宦官的名士,把身为司徒的叔父都吓坏了,骂袁绍要害袁家灭族。所以后来大将军何进,选择世家弟子中的袁绍为合作对象,不是凭空的赏识,而是对袁绍长久反对宦官行为的肯定。赵忠就非常忌惮他:“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为”?

袁绍崛起是冒着灭门的危险尝试出来的,东汉末年“三公”的官位都可以买到,袁绍怎么可能靠这个出身就雄踞四州?董卓后来也做出过评价:“但杀二袁儿,则天下自服矣”。

正是这种长期反对权倾朝野的宦官群体积累下的威望,冀州牧韩馥才会乖乖把位置让出来。如果像罗贯中所写单单一句“我本是袁氏故吏”就可以得冀州,那天下还是刘氏的天下呢,张张嘴巴不久中兴汉室了。割据一方的诸侯,没有省油的灯,天下也没有仅靠出身赢天下的人。

在占领冀州后,袁绍也一度面临被有公孙瓒,南有袁术的困局。袁术并不像罗贯中所写,逃出南阳直奔淮南,去淮南之前他先去的是陈留一带黄河南岸地区。兄弟之间下手也毫不手软,袁术和公孙瓒结成了同盟,一起打袁绍。公孙瓒部将田楷被举荐为青州刺史就是结盟后,袁术发出的“善意”,刘备也是这次青州之行后救徐州,开始了摆脱公孙瓒的势力,正式独立。

袁绍也是在这时,和曹操有了联系,袁绍打败了公孙瓒,占据了幽州。曹操赶跑了袁术,占领了陈留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这也是官渡之战时,两人感怀昔日友谊的真正原因。

但袁绍这个成功的创业领袖,之后在经营管理上确实多有纰漏。他先选择的是对付幽州的公孙瓒和河北的“黑山贼”张燕,忽视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势力,为自己养下了心腹大患。可以说,袁绍的战略选择完全错了。

等袁绍清理完这些势力,当初的陈留曹操,已经占据了大半个中原,欠缺的只是时间积累。所以我不认为田丰劝谏袁绍休养生息的策略,是有利于河北势力的,这和养贼自重没有区别。比起大战不断的曹操,袁绍更需要把握这个时间差,田丰的策略是出身谋士的谨慎性考虑的。如果换成郭嘉这种人,恐怕早就进言袁绍和曹操开战了。

但河北领袖袁绍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曹操一比,不值一提。占据绝对优势的袁绍,输掉了官渡之战,在曹魏胜利者的笔伐之下,成为了历代人们鄙视的对象。可这个一度能引来郭嘉、荀彧投效的河北雄主,其实除了军事指挥能力匮乏,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就善待百姓,冒灭族风险对抗宦官,培养自身影响力而言,袁绍是绝对的“运营大师”。

为您推荐

历史的朝代顺序 历史的朝代顺序是什么

1、最先的朝代是从夏开始,然后是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直到清朝结束。2、其中三国是分曹魏、蜀汉、东吴。南朝又分宋、齐、梁

2023-01-31 07:04

朱熹世人尊称什么 朱熹被尊称什么

1、朱熹被后世称为朱文公,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

2023-01-31 07:04

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1、周朝统治多少年有两个说法。第一种是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第二种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其原因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仍一直无法确认。2、周朝(前1046年—前25

2023-01-30 22:06

刘禹锡有什么之称 刘禹锡简单介绍

1、刘禹锡被称诗豪。2、出自唐·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的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2023-01-30 22:05

清朝多少年呢 清朝建立了多少年

1、二百七十六年。2、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3、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

2023-01-30 16:04

多肉遮阴妙招 多肉遮阴方法

1、正南朝向的阳台是最佳的养肉环境冬季全日照,夏季只有清晨和接近晚上的时候略有光照,对于皮实肥厚的品种来说(不忍看到肉肉晒伤的肉迷还是可以适当遮下东西方向的强光),则可不用遮阴,但一定要保持室内的通风。至于其他朝向的阳台

2023-01-30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