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节日历史变迁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更新时间:2023-01-06 21:10:33作者:佚名

端午节的节日历史变迁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1、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说,相传,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寄托哀思,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五月五日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自刎而死后,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孝女曹娥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4、端午节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本文标签: 端午节的节日历史变迁  

为您推荐

金刚菩提子一串多少颗 金刚菩提子一串几颗

1、不同颗数的佛珠也象征着不同的含义。2、108颗:是最为常见的数目,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世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达到内心平静的状态。3、54颗:表示菩萨修行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

2023-01-31 10:04

乳胶枕怎么用 乳胶枕使用方法

1、把高的一边的小凹槽枕贴着脖子,头部向外靠,这样乳胶枕头就会托起脖子,松弛颈部肌肉,起到保护颈椎,消除疲劳的作用。一般睡高的一侧,如果觉得高的一侧太高也可以选择低的一侧。2、买回来的乳胶枕头一般都是真空包装的,记得真空

2023-01-31 10:04

羽绒服洗完了毛堆在一起怎么办 羽绒服洗完了毛堆在一起解决方法

1、把衣服取下来,放在床上,用面积大的衣架拍打衣服,成坨的羽绒服很快就恢复了。羽绒服洗好晒干后,放进被窝里,把电热毯打开,烘上一段时间,羽绒服自动就蓬松如新。羽绒服如果不是很脏尽量不要常洗。可适当用小刷子刷刷有污渍的地方

2023-01-31 10:04

电池环保处理方法 电池如何处理环保

1、分类。将回收的废旧电池砸烂,剥去锌壳和电池底铁,取出铜帽和石墨棒,余下的黑色物是作为电池芯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将上述物质分别集中收集后加工处理,即可得到一些有用物质。其石墨棒经水洗、烘干再用作电极。2、制锌粒

2023-01-31 10:04

黑鱼去骨最快方法 黑鱼怎么去骨

1、首先将黑鱼洗净,放在案板上,用刀沿着中线从尾部平切。2、刀背贴着黑鱼的主骨,向鱼头平切,直至刀刃抵住鱼鳍。3、然后左手提起鱼鳍,沿着鱼鳍的方向切下,分离鱼头。4、翻转鱼身,用刀平切。5、切下后,可以得到两大片鱼肉,并

2023-01-31 10:04

衣物留香珠使用方法 衣物留香珠怎么使用

1、在洗衣的时候,先将适量留香珠倒入洗衣机,然后在洗衣机中加入衣物,最后倒入适量洗衣液或洗衣粉,就可以开始洗衣服了。留香珠会在洗衣服的时候融化在水里面。2、留香珠的使用量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自己制定的。一般日常的

2023-01-31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