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硬的国产悬疑剧,终于来了

更新时间:2022-08-19 11:06:53作者:佚名

今年最硬的国产悬疑剧,终于来了

多久没看过这么生猛的国剧了?

一个雪夜。

疑被奸杀的少女,陈尸烂尾楼边, 衣不蔽体。


另一边。

面貌不清的男子,被捆绑、捅杀, 与屠宰的生猪一同挂起……


十年未决的悬案,线索渐渐浮出水面。

背后究竟是怎样震撼的真相?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拨开迷雾——

《胆小鬼》



这部剧 改编自郑执原著长篇小说《生吞》

原作被誉为「国产悬疑小说之光」。

因为它不仅讲述了血雨腥风的东北犯罪故事,也写透了底层社会的苦难,时代的阵痛。

恰如书名「生吞」,作者释为——

「唯有苦难一视同仁,容不得谁细嚼慢咽。」


剧版由郑执亲自改编剧本。

沉重的现实话题,却从飞扬的青春岁月说起。

1999年,送旧迎新的时代潮头。

四个性格迥异的中学生,当时还未料到命运的不公。

男主秦理,内敛寡言的数学天才。


他的发小王頔

为人仗义,还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文采。


常和他们混迹在一起的女生冯雪娇

性格大大咧咧,是四人组里的气氛担当。


还有艺校转学过来的黄姝

她用善意对待所有人,用王頔的评价来说:漂亮只是她最不值一提的优点。


他们之间的友谊,简单纯粹。

会掏出自己所有的零花钱,买下对方心心念念的一颗篮球。

也会在伙伴被同学欺凌时, 不顾被处分的后果,毫不犹豫替他出头。


即便,有人因为父母的丑闻被全校议论。

他们依旧不顾外界的指指点点,大张旗鼓地宣告友谊万岁。

王頔还兴奋地站到桌子上。

如一个理想主义者那般激昂地朗诵着狄金森的诗歌:

「假如我能使一颗心免于破碎

我便没有白活一场」


但造化弄人。

这样的美好不仅没有延续,还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

十几年后,秦理没有成为数学精英。

而是做了汽修工。

他的耳朵失了聪,需要依赖助听器,脸上还有可怖的疤痕。

成了遭人欺凌的弱势群体。

常年独来独往,眼神早已黯淡无光。


当年意气风发的王頔、小太阳般的冯雪娇。

都变得冷漠疏离。

言语间还透露出对昔日友情的亏欠, 甚至有些负罪感。

「我们对不起秦理。」

「我不想怀念过往。」



最令人唏嘘的是黄姝。

曾经在舞台上如孔雀般翩翩起舞的她 ,已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2001年冬天,黄姝的尸体被发现于一座烂尾楼旁。

疑似被性侵,但胃里却还有农药残余。



更离奇的是,她的腹部有一道道猩红的刻痕。

形状竟是之前四人组的标志



凶手是谁?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四人组如此坚固的情谊被一笔勾销?

这,正是此剧的最大悬念。


常言道,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多条时间线并行的叙事,放大了物是人非的伤感。

四人组今时与往日的巨变,写就了一出青春残酷物语。

而当我们剖开他们各自的经历便会发现:

命运并非急转直下,而是早已悄然改写。

剧中埋藏了这样一处隐喻,即秦理的QQ名为「多米诺」。

暗示了命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而这副多米诺骨牌的起点,是原生家庭

对于秦理和黄姝来说,原生家庭就是他们背负的原罪。

秦理的爸爸,因抢劫杀人被判处死刑。


黄姝的母亲则患有精神疾病,没有多少文化知识。

为了让女儿就读更好的学校,她靠旁门左道赚钱。

结果误入了传销组织,被警方通缉。


就算秦理的数学天赋再出众,黄姝的性格再完美。

在同学的眼中,他们仍然只是「杀人犯的儿子」「精神病的女儿」。

没做错任何事情,就遭受劈头盖脸的凌辱。

正像《我们与恶的距离》当中杀人犯的妹妹李大芝。

纵使她再怎么小心翼翼地在职场上生存。

当自己的身份被揭穿时,所有的努力都成了白费。

原罪始终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利刃,要用一生去抗衡。


《我们与恶的距离》

同样背负着原罪的秦理和黄姝,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里相互救赎。

周遭有多排挤他们,他们就有多靠近彼此。

他们成为了彼此的火炬,抵御世间的冰冷。

正像秦理说的:人要是在最黑暗的时候见过星星,就不需要别的光了。


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小小共同体,去反抗社会规则的倾轧。

秦理有自己的处世之道。

小到发型不合校规,他站在学校门口自己剪掉鬓角。

大到受同学霸凌,他能忍则忍,不能忍就反抗。

无论如何,都不会因此动摇自己内心的坚守。


他还给黄姝打造了一间专属的自习室, 帮她补课。

相信可以靠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惜命运却没有回应他们的渴望和付出。

家境缘故,秦理的耳水不平衡症一直没有彻底治好。

在一场事关前途的奥赛考试当中,他当场眩晕、呕吐。

所有的准备付诸东流。


数学天才的大好前程不再属于他。

昔日的朋友也背叛了自己,在迥异的轨道上渐行渐远。

只剩他独自抵抗,一条路走到黑。


同样不甘妥协的黄姝,更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她一直小心地守护着舞蹈梦,对痛楚的生活报之以歌。

然而这个梦想在舅舅眼中一文不值, 反倒给她牵线,想让她去做有钱老板的秘书。

原生家庭的捆绑,终究还是给她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回过头再看剧集的海报,会发现其中的深意。

四人组里,只有黄姝是在照片中的。

她永远地被留在了时间里。

也定格了与命运对抗时最孤勇悲壮的模样。


剧中多次出现黄姝珍藏的那本艾米莉·狄金森诗集。

正是借这位传奇女诗人,隐喻一生拒绝被规则同化的勇者。

她拒绝了婚约,只因不想做他人的附庸。

从二十五岁起就将自己隔绝在房内,把生命中所有的热情倾注于诗歌。


《宁静的热情》

但悲哀的是。

当年把狄金森的诗挂在嘴边的王頔,却活成了理想的反面。

他的家庭不富裕,一次,他被同学打伤后,父亲没有继续深究。

而是收下了5000元的和解金。

这个小小的细节,如同给王頔心里撒下了一颗种子。

潜移默化地让他接受了,金钱和阶级就是这个社会的运行规则

之后和富二代同学交好,也更加深了这样的认知。


像很多有爱没钱的环境中长大的小孩一样。

亲情是他的软肋,钱是他不得不考虑的一环。

因而,年轻的锋芒褪尽早已是注定。

哪怕是曾经心高气傲的他,后来也对着秦理发出规劝:

人不能一直任性


昔日的四人组做出各自的妥协和抉择后。

同行之路也就提前结束了。

剧中借一系列巧妙的隐喻,预示了他们的分崩离析。

校园里的雕塑倒塌,寓意着友谊的破裂。


秦理「送剪刀」的细节,暗示了未来的「分道扬镳」。


王頔最初写下的诗句,也一语成谶。

美好和未来不是同一个意思。

苦难才是他们永恒的旅伴。


就像《比海更深》当中的良多。

从心高气傲的作家,变成了疲于奔命的不入流私家侦探。

兜兜转转才醒悟,还是无法完全摆脱那些早已定好的规则。

自己尚未发觉时,已经活成了最讨厌的大人的模样。


《比海更深》


真实的残酷青春,不是什么撕×的狗血戏码。

而正是剧中四人组所经历的——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除了原生家庭之外,剧中还深入探讨了学校、媒体对人的影响。

校方失职的呈现,相当犀利大胆。

一次,王頔为了维护秦理,反击了班里的一个男同学。

而后因此被对方集结众人围殴。


明明是那名男同学霸凌、施暴在先,校方却选择了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给两人都记了大过。

如此混淆视听的处理方式,在老师口中却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公平不公平,跟我说不着。

他更在意的是自己损失的几千块奖金。

而他背后的黑板恰好写的是《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讽刺意味尽显。


同样地,秦理因身体原因考试失利后。

老师却没有关心安抚,只是激烈地指责他浪费了学校的名额。


在贴着「慎言笃行」的办公室里,老师大聊学生家长的谣言。

说黄姝母亲「脑子有问题」,说秦理父亲「像亡命徒」。

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恶意,慢慢沉淀为影响孩子一生的痛苦。


秦理遭受校园霸凌,也离不开媒体的失责

他的父亲被执行死刑前,被记者大张旗鼓地采访了一番。

写给儿子的信被记者当着镜头朗读。

为了煽情效果,将儿子的学校、身份公之于众。

毫不顾忌对犯罪者家属的舆论伤害。


由一场残酷的成人礼,过渡到冷酷的现实。

这部剧令人惊喜地在社会议题中挖掘出了深度。

很多原作粉也都表示超出预期。



它既是一部残酷青春物语

颠覆了岁月静好的传统青春叙事,也打破了狗血悬浮的青春类型套路。

让青春成为现实的一面镜子。

偏见、骚扰、背叛。

暴力、性侵、杀戮。

上一代人的悲苦,下一代人的挣扎,实为根植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它也是一部挖掘人性深幽的悬疑剧

在悬疑创作热潮中依然能沉下心深挖内涵,而不只满足于奇诡的故事。

《胆小鬼》让我们看到了悬疑3.0的进阶势头

剧中没有无缘无故的恶,也没有一以贯之的善。

人性的张力本身,就已经是最真实的「悬疑」。

因此在看剧过程中我们会感到被「冒犯」。

被迫凝视深渊,发现自己并非勇敢的秦理、黄姝。

而是不那么勇敢的王頔、冯雪娇。

告别青春后,面对规则的同化,命运的捉弄。

又有多少人还能自诩生活的强者呢?

或许,大部分人都是小心翼翼的「胆小鬼」。

只能在无人关照的角落,默默守护人性的微光。


全文完。

本文标签: 比海更深  悬疑剧  狄金森  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