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杨健结局是什么揭秘 《狂飙》杨健最后结局怎么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9-05 15:08:33作者:佚名
《隐入尘烟》的票房继续势如破竹!
上映的第9个周末,《隐入尘烟》拿下了两个单日票房冠军,而且连续两天单日票房突破1000万,最高达到1437万,累计票房已经超8800万,距离1亿大关仅一步之遥。
这在上映之初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
而对于导演来说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可是在上映的前半程基本上实现了盈亏平衡,导演如释重负,不再宣传,可是没有人想到,在上映50多天后却悄然之间实现了大逆袭,创造了中国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同时,《隐入尘烟》票房逆袭,也证明了:不用下跪卖惨依然能够赚钱!
当然,也是让人感到难过。
1、替院线感到难过
初期糟糕的票房是院线经理所造成的。
上映首周末,三天的排片分别是2.3%,1.3%,1.3%。
当然此后更低,基本都是在2%以下,直到8月30日,才提升至4.5%,开始逐步回升,到了9月2日突破10%,达到了一定高位运行,如今的排片已经达到了18%。
资本的逐利性,能够理解,可是在如今影市日渐成熟,观众审美日渐提高的当下,院线对于一些影片的态度值得商榷,最终体现在排片上就是极低的排片率,尤其在一些县城,更是没有任何排片,而在一些城市即使有着排片也是非黄金档时间,甚至是午夜档。
黄金档期都留给了那些热门大片,毕竟生存赚钱是第一要务。可是即使排在了黄金档也未必能够有着好的上座率,甚至在非黄金档出现了大量零上座的影厅,即使如此,院线经理也不肯把这些让位于《隐入尘烟》。
如今的院线完全为了逐利,忽略了市场的变化,虽然如今的环境之下,能够理解他们的饥渴行为,可是为了逐利,而未能考虑到长远的发展,甚至故意提高票价竭泽而渔,这些举措所造成的恶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没有人会反对影院的赚钱行为,但是却对院线疯狂逐利,甚至有着打压行为的逐利而感到难过。
当然也是有情可原,毕竟在过去长时间内文艺片的市场都是极低的,最终造成的票房更是有限的,所以按照经验院线的做法,加上环境影响,可以理解,但是院线也是需要适时调整,而不是因循守旧,逆势而行。
一部《隐入尘烟》自然无法证明文艺片依然有着较大的市场,但是至少证明了没有所谓的绝对小众影片,优秀的文艺片也不是缺乏市场,市场正在悄然改变着,院线要对市场有信心,要对观众有信心,要对文艺片有信心。
2、替片方感到难过
影片在上映后,并不能听天由命。
“酒香也怕巷子深”,虽然老生常谈,可是依然有人忽视,尤其对于一些影片在上映后,没有任何宣传的行为也是让人遗憾可惜,有的是没信心,有的是太没信心。
而对于《隐入尘烟》来说,显然是对市场没信心,认为2000万的票房已经满足了,所以宣传与否已经无所谓了,抱着这样的态度,不仅是对影片不负责,更是对观众不负责。
影片在被拍摄制作出来之后,理应受到同等价值的对待,尤其对于一些优秀的影片,更是应该让它充分释放潜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当然片方也有理由有责任,让更多的观众看到优秀的影片。
虽然宣发经费有限,但是宣传的方式有多种,只要合理合法合规,符合规律皆可以使用。
当然如今出现了很多低级的宣传方式,诸如下跪卖惨之类的,虽然可以理解,但是没有必要如此大打苦情牌。而《隐入尘烟》票房逆袭也是证明着不用下跪卖惨也是能够赚钱的。
3、替观众感到难过
起初观众错失了一部优秀的影片。
虽然与观众无关,更是不应该被抱怨,但是还是有着遗憾难过。
如今观众的审美在日渐提高,对于影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烂片想要取得高的票房已经不可能,至少要有着及格水平的口碑,才能达到10亿级,甚至20亿级的票房,如果想要更高票房,那么过硬的质量才是关键,也才能打动征服观众,实现逆袭。
这便是观众的成熟和理性。
在以往往往主打流量,可是真正到了市场上,流量明星参与的影片,没有过硬的质量,依然惨不忍睹,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观众变了,各方要对观众有信心,观众自己也要对影片有信心,并不是缺少好的影片,而只是没有发现,白白错过而已。
对于此后的影市来说,还是希望少一点《隐入尘烟》的逆袭,多一点理解包容,让优秀的影片在初期就被善待,而不是被埋没掉,让良币驱逐劣币,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