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香游戏评测分享 余香游戏怎么样 余香上手体验心得

更新时间:2022-07-12 11:13:30作者:未知

余香游戏评测分享 余香游戏怎么样 余香上手体验心得

  余香游戏怎么样?值得入手吗?这是不少玩家对每款游戏都很关心的话题,本作是一款由三段故事组成的文字冒险游戏,有玩家已经入手且体验了游戏,这里给大家带来了玩家“凯威尔斯”总结分享的余香游戏评测分享,一起看下这位玩家的评价吧。

  游戏评测分享

  前言

  本作的游戏系统并没有独特的地方,且属于一本道类游戏,没有任何的分支选项,从游戏系统和玩法上来说没有太多要说的东西,而作为GALGAME,除去这些东西之后,剩下能谈的便是剧情了,但谈论剧情自然难免产生剧透的问题。因此文章除去基本的故事介绍,评价和少部分剧情讲解以外,将主要讨论一下这款游戏所延伸出来的,关于故事所承载,或应该承载的事物的一些方面。

  《余香》是由橘子班,炒饭负责的恋爱文字冒险游戏,游戏全程没有选项,采一本道和三周目多视角的方式来推动剧情,呈现了在一个阶级严重固化的反乌托邦社会之中发生的,关于爱情与回忆的悲剧。

  在谈论《余香》的时候,每一位玩过的玩家都会提到游戏独具特色的背景设定,在这个世界中,科技已经相对发达,同时自然环境遭受了相当大程度的破坏,兴许是因此造成的资源减少所致,主人公所处的国家采取了一种将阶级彻底固化,通过十八岁进入大学时,对学生进行洗脑和再教育(对外宣传为“强化”),使其失去以往的记忆,成为一名工作机器,勤勤恳恳的在不消耗较多资源的情况下,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而如果不接受强化教育,就只能在城市最底层的垃圾场中艰难度日。

  这是一种近乎宽容奴隶制的社会模式,而游戏所讲述的,就是在这种体制下,一名少年和一名少女余香最后的旅行。在旅行的最后,男主与女主许下了永远也无法履行的约定,迎来了不可避免的告别,游戏用多周目讲述了男主不同的选择与不同的境遇,然而故事终将以悲剧结尾,为玩家留下了空空落落的感受与一段思考的空间。

  真的是这样么?(以下内容涉及严重剧透,如果不打算评测通关,请勿阅读)

  余香是一个骗局。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庞大的骗局,涉及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男性,“余香”是不存在的,只是存在于记忆中的一个虚像。

  在这个国家中的每一位男性成年时,他们会被植入一段名为“余香”的记忆,这段记忆包含了与一名名为“余香”的少女在毕业前的最后旅行。在这段记忆的结尾,每一个人都会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选择遗忘余香,接受强化教育,还是选择进入垃圾场,保留对余香的记忆,在艰难的生活中去回忆这份虚假的甜蜜。

  一周目(接受教育)和二周目(进入垃圾场),看似是男主人公做出的不同的选择,实际上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只是都被植入了这一段记忆之后,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而已。而第三周目的主人公,则是写出了《余香》这一段记忆的人,少女的原型来自于主人公所居住的度假村中,一个被定制成某个高官女儿的少女,在这段悲恋的最后,主人公坦诚自己犯下了恋爱罪,在垃圾场的腐蚀液的洪流之中迎接了生命的终结。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关乎真假,关乎回忆之重量的故事,它并不符合我们对于“故事”这个词的界定,在三位主人公的生与死之后,这个世界的一切实际上并没有因此发生任何改变,他们的努力也可以说是完全的虚无,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故事,《余香》可能是存在一定缺陷的,但作为一个“提出问题”的思考环境,它应当是比较合格的。

  在进入更深一层的说胡话时间之前,还是先讲一下个人的评分,我给出6.5/10的分数,游戏有一个有趣的背景设定,相对讨喜的画风与质量不错的配音,同时剧情也有足够的完整性,但是游戏的时长确实太短,导致一些地方的情绪酝酿显得并不到位,加上部分地方存在逻辑问题(如果有很多男性为了记住“余香”而下到垃圾场,为什么没有人发现过彼此热恋的女性居然有同样的名字和外表?如果说真的是一下垃圾场就会立刻忘记少女的名字,那保留这份记忆的性价比是否也显得太低了?还是说在进入垃圾场时就会有自动消除记忆的机关?但如果这样的话,又何必安排这个测试?人类的性格很大程度决定于后天教育,通过消除记忆后重塑人格,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足够让他们变成工作机械了,这个BUG我觉得不太好圆……),,整体的体验并不算特别好,但游戏有一个有趣的叙事结构,以及提出了一些值得思索和感受的问题,加上价格也相对亲民,因此我个人推荐这款游戏,对象是心里接受能力较强,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热爱思索与感受的玩家们。

余香游戏评测分享 余香游戏怎么样 余香上手体验心得

  【迷思】

  在游戏过程结束后,我曾经上过steam商店页面,去看过一些朋友的评测,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有一部分朋友,对于故事所传递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太合适,对于不同观点,不同思想模式的接受度可能相对较差,对于故事的态度更多的是去批判,而不是体验。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一位朋友的差评中认为,作者的目的在于用故事中这种为年轻人洗脑,使其变成工作机器的行为来影射我们现代的教育,义愤填膺的指责作者的三观不正,一棒子便将一个故事给定性了。

  换句话说,这位朋友用自己的思维模式来为游戏中呈现的这个故事进行了它自己的界定,并将自己的这种思想指定为了这个故事本身所要表达的思想,然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种行为怎么说呢……有点自己树一个靶子自己打的感觉。

  这里并非是说作者绝对没有这种意图,每一个人在写作的时候都是带着表达什么东西的意图去进行的,我在这里引用一句罗伯特·麦基先生在《故事》中的言论: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艺术和政治绝无任何瓜葛。但现实中,它们彼此不可能相安无事。

  也就是说,作者确实可能想要通过一个故事去表达什么,但是问题就在于,写作就如同孕育一个孩子一般,我们很难知道在它成型之后,它会变成一个什么模样。这就是故事的特点,它不是论文,不是观点,而是一种自然产生的,蕴含无数种思想的环境,而这个环境的基底。这里也引用另一句麦基先生的话:“不要成为思想的奴隶,而应让自己沉浸在生活之中。”

  接下来,请让我陈述一下我自己的观点:

  故事是一种承担作者思想的载体,但这载体并不是一把利刃,而是一个天秤,我们读故事,实际上就是将自己心中的天秤与故事的天秤相撞,让不同的思想共同激荡,最终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

  换句话说,大部分作者做创造出的故事应当是一种探讨环境,而不是许多读者认为的,将观念强加于人的利刃,这种误区会让许多人自发性的为故事打上自己的标签,从而导致了自己树个靶自己打的情况,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不意味着每一个哈姆雷特都必须把另外九百九十九个干掉。而现在一部分朋友就做了这样的事,他们先为一个故事套上了一个标签,然后再自我对这个标签进行否定,并认定这就是这个故事所能表达的唯一意义,这种行为是不利于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的。

  正如上面所说的哈姆雷特一样,我们对故事的理解,往往是源于我们自己的生活与思考(也就是那一面镜子),在很多时候或许与作者的本意大相径庭,因此我个人认为,在谈论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有时也是在谈论我们自己,而不是作者本身,将自己的状态强加为作者的思想,我认为并不合适。

  这里再次引用一句《故事》中的话:“当我们认同一位主人公及其生活的欲望时,事实上是在为我们自己的生活欲望喝彩。通过移情,即通过我们自己与一个虚构人物之间的同理感受,考验并延伸了自己的人性。故事赐予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机会:去体验我们自己生活以外的生活,置身于千姿百态的世界和时代,去追求、去抗争、去感受我们生存状态的各种不同深度。”

  故事所创造出来的是一种体验,而这种体验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

  对于我而言,本作讲述的故事让我思考的是:在人类社会这个庞大的机械中,“记忆”这种东西究竟承担了什么样的责任?而我相信,对于其他人而言,《余香》也一定会带给他不同的体验。

  我们没有必要去用三观和隐喻之类的事物来批判一个故事的好坏,因为这往往是在批判我们自己(退一万步来讲,《余香》中的社会模式其实和曾经的一些其他国家有遥相呼应之处,为何偏偏要理解为是在影射和批判我们的现代教育?这样是否是因为我们自身可能对于现在的教育模式有一些小小的不满,才导致了这份联想?),故事是这个世界上最宽容,最温柔的思想载体之一,在善于思考的人面前,它无法向其“灌输”任何的观点,它只能把自己的天秤所摆出来,任由其发生碰撞与重构。对于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或许是我们能否从中找到值得思考的东西,在这面镜子之中,我们能得到的最伟大的结果,应当是我们自己。

  无聊的小尾巴——其实前面就已经是了。关于一部分朋友所说的,本作“三观不正”的问题:

  这么说可能不太合适,但每一种观念与思想其实都有它自己的价值,甚至说三观正与否的界定,实际上在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是不同的,用自己的三观来强行界定它人的三观,乃至于为作者安装一个自己猜测出来的思想,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合适的事情。

  我们应该,也有必要坚持属于自己的正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去了解与自己不同的事物,或许并不是为了接受它(即使是恐怖主义的相关思想也有了解的价值,这样或许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去击败他,还是老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是为了将其与自己的思想相互碰撞,进而升华自我,因此,如此匆忙的来为其它观念定性,乃至于加标签这样的行为,我个人认为可能反倒不利于我们自身树立更加坚实,正确的观念。(最难受的一点是这个正确与否每个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更应该在不断思索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重要的是思索的过程,至于结果,只是这一路丰收的一个集结号。

  这里并不是说在为作者开脱,我个人认为游戏的叙事结构有新意也足够有趣,最后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但是整体来讲也有许多瑕疵,有待加强。也不是在指责那些说作品“三观不正”的人,即使是我自己,有很多时候也会犯下这样的错误。我说这些其实也是提醒自己,让自己保持思考的习惯,在向外输出之前,我们应该先向内消化,人都是自私的,而这种自私也应该被用在思考的优先级上。

  可能也会有朋友提供另一种假设:万一在我的猜测得到了作者的承认,而作者也有意去表明这种观点,我的批判是否是合理的?

  我认为是的,在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对一个与自己相悖的观点进行带威胁性的交流是每个人的自卫本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同时也要去批判那些提出了自己不同看法的人,对于他们自己而言,这是他们经过思考后,自己从故事中体会到的事物,那在他们那里,这就是合理的。故事在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已经不属于作者自己了。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对不同的看法有足够程度的包容。

  与此同时,我也不认为我自己的思考一定是正确的,每一个人的思维和行动都有其合理之处,我只是将自己个人的看法表达了出来,如果坚持阅读到了这一刻的您能有些许的认同,我会感觉非常荣幸,但若反之,也请您坚持您的本心,相信自己是正解的勇气,是非常珍贵的财富。

  一句话总结,交战是为了胜利,而不是为了杀戮,在判断一个事物的是非之前,若不经过一番思考再决定,岂不是失去了许多乐趣?

  最后还是非常感谢炒饭先生(还是说是小姐姐?)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部有思考空间的作品,能让我哔哔出这么多有的没的的玩意,或许其中的一些信息在经过消化之后,确实有一定程度的偏激表现,但没有偏激,也就自然没有中肯和理性,有时候这种偏激反而更容易引起我们的思索,而在任何时候,思考都是人类最尖锐的刀锋。

  

余香游戏评测分享 余香游戏怎么样 余香上手体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