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儿童心理辅导 儿童个案辅导方案

更新时间:2022-05-17 21:53:26作者:佚名

多动症儿童心理辅导 儿童个案辅导方案

多动症是现在小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孩子年龄尚小,很多家长对孩子患上多动症疾病未能及时发现,以致于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及其学习情况,甚至对孩子的心里造成压力,心理辅导对于多动症儿童的病情恢复起到重要作用。那么,家有小儿多动症患儿怎样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呢?

对于多动症儿童的部分行为,家长及老师应给予其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加以鼓励和肯定,这对多动症儿童心理调整和行为转化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多动症儿童进行关爱、体谅,不能因为他的好动而感到厌恶,在教育上与老师达成一致,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如若孩子上课不遵守纪律,可安排其班干部的工作,予以律见;

多动症儿童往往精神过度兴奋,以至于不能按正常的作息时间进行休息,此时在满意孩子活动需求的前提下,培训孩子良好的生活规律,督促其遵守作息规律;

家长及老师应克服对患儿粗暴、冷淡、歧视的态度,做到相互协作,耐心而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多动症儿童个案辅导方案的实施

在对ADHD儿童实施辅导方案的过程中,是辅导老师与ADHD儿童的人际互动,有了沟通,有了情感,有了平等,有了关爱,彼此之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行为的改变,认知的调整,问题的处理就会容易了许多,事半功倍,使学生如沐春风。因此在实施辅导方

需遵循以下原则:

积极沟通原则 辅导老师要主动与ADHD儿童交流沟通,对他们表现出积极乐观、期待、耐心、包容、成就感的态度,目光要专注,认真倾听,把他们看成为很有希望的小孩,有能力解决问题,以此引得他们的信服接纳,同时不断为他们加油鼓劲,也因他们有所成长而感到快乐幸福。

情感交融原则ADHD儿童非常需要辅导老师的爱,老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引导起他们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同时,在辅导的过程中,辅导老师以自己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进一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尊重原则 对于ADHD儿童辅导老师要特别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平等地对待他们,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ADHD儿童行为处事时的心理感受,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

鼓励宽容原则 在面对ADHD儿童不适当行为时,辅导老师要尽量使自己说话的语调轻松自如,把讲道理变成聊天式的谈话,宽容地对待他的错误,他改变行为的愿望会更为主动,速度会更快些。辅导老师也可以发动周围同学帮他,使他生活在温暖群体之中。

人们不会忘记神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吧,成人的态度和期望对儿童的影响具有神奇的力量,“说你行,你就行”对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的ADHD儿童来说具有很大的鼓励和支持作用,辅导老师要怀着一颗拳拳爱心,对他们倍加关心和呵护,给予宽容和理解,寄予期望,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儿童的活动过失,不批评指责他们,多关注其优点,多鼓励其进步,给予他们以深深的热爱和期望,相信这样的期望和力量,定会产生神奇的效果。

ADHD儿童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常常没有“记性”,因此在每一次辅导活动之前,辅导老师应主动要找他们谈话,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行为,并提出明确的要求如仔细认真等。但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可能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辅导老师可有意识地利用语言、表情、动作等给予积极的暗示,及时提醒他们集中注意力,逐步养成专心做事、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内心的体验和反应,要转变儿童的多动行为,必须让ADHD儿童对多动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好动不专心是不好的,是不受人欢迎的。当ADHD儿童做错事或当多动行为带来不良后果时,不要责怪他人,而要针对其事,明确指出这都是由于多动造成的,使多动儿童对多动行为产生厌恶和反感,以增强儿童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

二、实施辅导方案的基本方法

对于ADHD儿童的个案辅导主要采用认知一行为疗法,这是利用学习原理来纠正孩子的不适当行为的一种方法。当他们在学习中出现适当行为时,就及时给予奖励,以鼓励他们继续改进,并求巩固;而当有些不适当行为出现时,就予以漠视或暂时剥夺他们的一些权利,这样就会促使他们减少这些行为。辅导老师可以从纠正比较容易的行为人手,逐步深入到较难纠正的行为,然后再根据巩固的情况,逐步增加需要纠正的行为,直至不适当行为的消失。

行为强化 当ADHD儿童出现符合规定和要求的良好行为时,应立即进行行为强化,如给予表扬、鼓励或奖励等,使儿童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习惯。如Mike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回答问题时,辅导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和掌声鼓励。当他在游戏中自

觉遵守游戏规则、和大家一起友好游戏时,辅导老师也应当场进行赞赏和奖励。

消退 有时对ADHD儿童的不适当行为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天早上Mike非常兴奋,在教室里乱跑乱跳,辅导老师带着同学们做游戏,有意不去理睬他,并暗示其他同学也躲开他,他发现没有人关注他,就主动地回到了座位上。由于辅导老师不去注意,儿童的多动行为因得不到强化而消退。

在对ADHD儿童行为纠正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认识分析不适当行为的结果,其目的是提高行为教育的持久性。如在对Mike进行上课不做小动作训练基础上,比较分析不适当行为和良好行为所得到的结果,加大他改变行为的决心,使其适应学校集中生活环境,保证学习的进行。

另外,辅导老师还可采用直接指导、模仿、反馈等方式,乜可采用儿童剧及游戏等形式,进行社交技能训练,提高儿童的社交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技能。

三、实施辅导方案的基本过程

对ADHD儿童实施个案辅导方案的基本过程:①ADHD

儿童认同、家长支持辅导方案;②辅导老师和学科老师建立合作小组;③有步骤实施辅导方案,认真做到每周一小结;④根据ADHD儿童的实际情况调整辅导方案;⑤每一阶段之间留有一周时间,观察行为变化和发展;⑥分析辅导的效果。下面就介绍一下对当事人Mike辅导的过程。

第一阶段 当对Mike的背景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了辅导方案以后,我们与Mike作了正式的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发现,Mike对自己的多动行为非常苦恼,也有改变现状的积极愿望'这也为我们实施方案打下很好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与Mike的父母沟通了各自的想法,并达成共识,他们对于心辅老师能给予科学的家教指导表示感谢,积极配合做好家庭辅导;当然对于Mike的辅导少不了学科教师大力支持,在召开专题研究会后,老师们的信心倍增。此时此刻,我们构成了以Mike为中心的,心辅老师、学科教师、家长(即团体、个别、家庭)立体的心辅框架,为我们对Mike实施有效的辅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 当我们对Mike迸行注意力训练的时候,发现第一周所采用的计数、视物训练Mike似乎并不感兴趣,效果也不佳,于是我们及时调整方案,采用Mike所喜欢的游戏与运动来训练他的注意力,并不断变化训练的内容,提高他的积极性,使他的有意注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学科教师在“我的进步我最喜”等辅导过程中,起先Mike获奖次数不多,原因是自我控制时间短,知识基础差导致作业速度慢,于是老师降低了目标要求,以“由低至高”的方式,本着“跳一跳摘到葡萄、鼓励其体验成功,,的原则重新制定了辅导计划,如回家作业可只做基本题,半节课专心听讲有奖励等等。这不,随着Mike获奖次数地不断增多,他的笑容多了,更有信心了

Mike的父母在做通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以后,将Mike带回了身边,努力克制自己碰到Mike有错非打就骂的粗暴的态度,冷静地坐下来与Mike分析原委,并鼓励他与双胞胎姐姐开展了“比一比”“赛一赛”,起初Mike并不适应,在心辅老师的帮助下,Mike渐渐地接受,慢慢地享受这和谐的心理氛

第三阶段至第五阶段 我们对Mike的辅导的每个阶段都将近一个月左右,在两个阶段之间我们留有一星期的时间观察其反复。情况,制定和修改辅导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注意力训练的难度在不断提高,学科教师在作业速度、质量,上课自我控制的时间上的要求

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对于Mike的任何动态给予不同方式的重视,我们及时与家长交换意见,Mike逐渐有了进步,他发现姐姐的榜样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他也能做到,只不过会有反复而已。

四、实施辅导方案的奖励和惩罚

对ADHD儿童实施的辅导方案中,奖励和惩罚的恰当使用也直接影响到辅导效果的好坏。奖励不是目的,而是辅助性的评价,奖励是对个体行为某种程度上的肯定,奖励的方式很多,有消费性的: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

有活动性的:看电视、看漫画、郊游、娱乐活动等;有操作性的:玩具、画图、跳绳、发碗、值日等;有拥有性的:坐会儿大人的椅子、穿最喜欢的衣服1玩最爱的玩具、有自己的桌子、抽屉、床位、指甲刀等;有社会性的:口头表扬、身体接触等;有代币性的:小红旗、红五星、小红花等。当ADHD儿童不把奖励当回事儿,出现“饱厌”现象,可采用“间歇强化”的方式,即良好行为必须发生多次,才给予奖励强化。

如每获几次表扬可得一朵小红花、随时检查学生是否在专心写作业等。奖励要与ADHD儿童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励;还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是别人的称赞和肯定,他们尤其需要其心目中权威人物——辅导老师和父母的鼓励、微笑等社会性强化。

与奖励相对的是惩罚,惩罚也不是目的,也是辅助性的评价,它是对个体行为某种程度上的否定,对ADHD儿童惩罚的方式主要是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如取消娱乐活动、取消特权、隔离等。由于惩罚的副作用太大,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教师对学生不交作业处以罚站、罚抄等惩罚,可能会引起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使他们更加痛恨作业,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

对于ADHD儿童辅导老师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通过奖励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以抑制或消退其不良行为,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五、个案辅导的效果评估

个案辅导的效果评估是对ADHD儿童的行为转变的客观性一综合性的评价,不再局限于学生的语、数、英等学科成绩的对比'而是多角度多层次地评价学生。

心理测试的效果 对ADHD儿童的采用不同层不同类型的测试,提高了科研效果的信度,并进行了前期、中期、后期的三次测量,使分值更具有可比性,也为调整辅导方案提供了具体的数据。

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情况 辅导的最终目标是使这些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因此在评价的时候,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其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班集体活动,注意力集中,并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人际交往的情况 经个案辅导后的ADHD儿童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能克制自己的冲动行为,主动为大家服务,改变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成为乐观自信的人。

六、个案辅导报告撰写

对ADHD儿童的个别心理辅导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当然长短不一,这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行为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因此辅导老师必须完整地保存背景资料、辅导过程资料,它不仅能为调整辅导方案提供依据,更能为个案辅导的总结做好准备。

个案辅导报告的项目包括:问题行为、背景资料、诊断分析、辅导方案、辅导过程、辅导反思。

个案辅导报告的内容有:

问题行为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准确地描述ADHD儿童的行为症状,如这是一堂精彩的语文公开课,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课,引起了同学们聚精会神的思考、积极的发言,而我们的Mike竟然在众目睽睽下,旁若无人般津津有味地做着他的事。

他太调皮了,这不做作业时,一面在本子上快速地书写,一面在不停地玩着橡皮,双脚也不闲着,晃来晃去;走廊里同学们正在排队,他东挤挤,西拽拽,有个同学摔倒了,他还坐在其身上嬉嬉笑;在家里吃饭也不安分,用筷子敲敲碗、划划桌子,还在房间里逛来逛去。总之,像个“小马达”似的,一刻不停地动。

背景资料 包括基本情况、目前的行为问题、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处事能力、家庭教育状况、心理测验等等,体现资料收集的完整性、针对性。

诊断分析

明确、简单地说明行为形成的原因,诊断分析,就像光一样,要透视问题,而诊断必须有依据,此依据就是所收集的背景材料,因此所收集的背景资料必须客观,才能充分利用,且利于诊断。如Mike活动过度:开始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因受到行为规范的限制,表现得更加显著。

上课时小动作不停,屁股在椅子上不停扭动,蹲、坐、站交换,在书本上涂涂改改。他做事丢三落四,一会儿找这样,一会儿找那样,书包、桌板被翻得乱七八糟,不停地找东西。

辅导方案 就像医生的处方,必须对症下药,而诊断正确,始能下药无误,辅导方案的成功实施,行为才能有所改变,同时辅导方案的实施应该连贯,有始有终。如培养好习惯,帮助他制订完成作业的计划,将作业排排队,想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能在限制的时间内完成予以奖励并逐淅缩短时间。

教给他学习的方法,及时复习重点、难点,有问题立即看书,使他体验成功的快乐。

辅导过程 根据所制定的辅导方案进行辅导,在实际的进程中,可依事实需要进行调整,至于整个过程所作的记载,应如流水账似的详尽,但在个案报告中,则可浓缩,也可将类似的辅导经过放在一起比较,并交代清楚。

辅导反思 结案时,不管成功与失败,都必须对现状进行检讨反思。看看ADHD儿童的行为有没有改变的地方?如何改变?影响因素是什么?另外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再努力?究竟是什么不足?辅导反思都要客观、具体。

本文标签: 行为  儿童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