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为孩子好,他却跟你对着干?亲子矛盾,大多因为不会好好说话

更新时间:2022-06-24 12:06:03作者:未知

明明为孩子好,他却跟你对着干?亲子矛盾,大多因为不会好好说话

相信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都有过这个对话——“我都是为你好,你还懂什么?”“我已经长大了,什么都懂,不要你管!”。

其实,冷静下来我们可以发现,父母和孩子争论的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在这场争吵中,父母想要的是孩子的美好未来,而孩子并不是不赞同父母的意见,他们想要的,仅仅是父母的尊重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美好未来”的共同目标面前,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没有矛盾的,他们的问题就在于“不会好好说话”。



“都是为你好”的心理机制:孩子身上有自己的影子

没有人会读心术,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来猜测别人的想法。父母也是一样,父母太想要了解孩子了,以至于他们常常会陷入一种迷茫,“为什么我总是猜不透我孩子在想什么?”、“他们简直没有逻辑”。


父母们觉得自己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懂孩子的人,甚至比孩子自己都懂他们。因为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几乎是最长的啊,他们的话语最能够触动孩子,他们的行为也最能够影响孩子。而反过来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最像自己,那一定是自己的孩子了。父母们常常能够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有的时候,这让父母感到开心,“我的孩子最像我”;但有的时候,也让父母感到害怕

父母一方面希望孩子继承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他们再犯自己犯过的错误。这就好像父母穿越到自己年轻的时候,告诉年轻的自己,这条路走不通,你换条路走吧。


试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会不会也有这样一种声音告诉自己,前路不通。这个声音可能是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又或者是自己。那么,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是乖乖地听从这个声音,还是奋不顾身地依旧向前?

就像陈奕迅在《孤勇者》里面唱的一样,“爱你和我那么像,缺口都一样”。有些南墙,不撞一下,就不会回头。有一些经历和挫折,需要让孩子自己尝试一下,才会知道多疼。回过头想想,让孩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犯错误,总比离开自己之后再犯错要好很多。至少,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疗伤加治愈的港湾。



“都是为你好”的反抗原因:自我同一性发展萌芽

有的时候很有意思,大家总是在该谈感情的时候讲道理,在该讲道理的时候谈感情。我们经常说,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夫妻之间的矛盾不能够讲道理,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呢?

理智地看待父母和孩子的争吵,我们可以发现,父母想要的是道理上的说服,而孩子想要的是情感上的尊重。父母可能会疑惑,“我一直是这样的啊,之前他都好好地,听话极了,怎么大了大了还回去了,和小时候一样,讲不通道理了?”

这就不得不提到赫赫有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了,这个理论几乎成为了青春期不得不提的关键词。


什么是自我同一性?

顾名思义,让自我变得一致。

那么自我怎么会不一致呢?正是因为青少年对自我的认识是零散的、不全面的,他们正处于认识自我的阶段,需要把各种各样的对“我”的认识结合起来,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我。

在这种“拼图游戏”之前,也就是家长们觉得孩子们最听话的时候,孩子们是没有自我的概念的。只有在十二岁左右,孩子们进入了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时期,他们还是有意识地思考“我是谁?”。这种自我意识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孩子是否能够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否能够对自己的未来负起责任。


所以,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在自我同一性形成之前,孩子们确实未必能够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他们还不够了解自己呢。这个时候,父母或许真的是最了解他们的人。

那这个时候,父母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认清自己呢?

在《假日喜洋洋2》中,离异母亲“刘涛”和孩子矛盾重重,其根本原因是对孩子感受的忽略,而她的转变就源于,她开始把孩子作为最重要的客户,而不是自己的所有物。


有的时候,不是父母不会沟通,而是没有调整好和孩子的距离和角色关系。甲方和乙方的关系就是,乙方要理解并满足甲方的要求;对待除了孩子之外的其他人的方式是,了解对方想要什么,然后达到共同的目标。

那么,为什么道理大家都明白,而到了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就都变了呢?



“都是为你好”的破局之法:改换框架,换位思考

实际上,父母想要了解孩子的想法没有错,错的仅仅是理解孩子的方式。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代沟》一书中指出,我们正处于“后现代时代”。从前,由于长辈拥有更多的经验、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拥有着说一不二的话语权,而现在,由于网络的出现,孩子们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手段会比家长、老师更早、更多地获得信息。所以,父母如果发现了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首先感到的不应该是焦虑,而是庆幸,“我的孩子比我进步了”。如果孩子仅仅是父母的复制品,那该有多可怕啊。


而网络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孩子们的思维方式。说回开篇咱们提到的“为你好”的问题。家长们在意的是孩子更好的未来,而孩子们更在意的是自己有没有得到尊重。在家长看来,选择的事情要通过利益计算的方式,衡量哪一种选择能够获得最佳的效益。而在孩子的角度,似乎有某种价值或者选择无条件的高于另一种。比如他们会觉得,尊重最重要,我不管后果怎么样,我就是想要自己做主。

(父母利益交换的思维模式)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父母和孩子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家长想要理解孩子的想法没有问题,只是不能再用自己的思维框架去理解孩子了,而是应该转换思维框架,尝试着用孩子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他们

但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是相当困难的。在这个时候,在试图理解之前,父母们应该先学会尊重。舍恩伯格在《框架思维》中点出了人与人之间理解的困难在于框架的差异,他说,我们要尊重多元化,“多元化的目的是建立起每个成员的权利和自由都会得到保护的社会”。同样地,我们也可以说,在理解之前,先保持沉默和尊重,建立一个保护孩子权利和自由的家庭,用对孩子的尊重换取孩子的尊重,而不是用强制的爱激起野蛮的反抗



总结

我们从“为你好”的例子中可以发现,父母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出于爱,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犯下和自己一样的错误,而孩子们想要的不是“不犯错误”的理性选择,而是父母对自己情感上的尊重。在理性和感性的矛盾背后,暴露的是父母和孩子思维框架的差异。这种差异需要父母和孩子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请学会彼此倾听,而不是想着为你好!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标签: 好好说话  同一性  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