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对才行,教你几招同房技巧,提高怀孕几率!(仅限成年人查阅)
2023-01-24
更新时间:2022-06-24 12:06:12作者:佚名
FOCUS ON US
点击蓝字关注,一起做成长型父母
问题来了
孩子交上了一个有坏习惯的朋友,我们总是会忍不住担心。
不仅是怕他受欺负,更怕的是孩子跟着学坏。
但是,在小朋友的社交环境里,难免会遇到几个“问题小孩”。当我看不惯孩子的社交时,我该不该干预呢?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呢?
为什么?
这的确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小D幼儿园时,也有过这样一个好朋友。两个人在一起总能玩得很疯。但那个小女孩,太兴奋就会吐口水、打人、踢人…
我第一次看到后,也是忍不住担心,怕小D跟着学,心里当然是想要干预的,但我并没有直接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我就是将心比心,当年父母不允许我和某个同学玩,不允许我和某个人谈恋爱,这些我听了吗?并没有啊,他们越说,我越偷偷摸摸去做。
三四岁以后的孩子,处于自我意识萌芽,社会规范和心智还不成熟的阶段,正是属于“你越说不可以,我越要做”的时候,直接的干预根本没用。
可以这样做
1、正面了解
如何做到不干预却能守护孩子呢?
首先要做的就是欢迎,以最大的热情去了解孩子的好朋友。听听孩子喜欢她的理由。
当时小D和我说喜欢这个小女孩的理由:
她很好玩 她总会想出各种玩的点子 我和她在一起很开心
虽然很简单,但这些理由我是认可的,那个小女孩的确是个创意无穷、能量无穷的孩子。
这样的对话不仅让孩子意识到,我们对她“喜爱”的感兴趣,其实也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全面了解孩子的朋友。同时也能教给孩子全面客观地看待每一个人。
2、侧面教育
那么对于我们无法忍受的那些“缺点”,怎么办呢?
我的做法就是侧面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把一些不好的行为拿出来和孩子聊。
情景再现
比如,当时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我故意拿着一个小娃娃对她的北极熊玩偶进行一样的“攻击”。
小D就会和我说,不要这样,打人很痛的,吐口水太没礼貌了。
这时,我就发现,我们家庭教育里的规则她其实是理解的。
那么这时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强化规则,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对的,把原因再次强调。
而如果你发现孩子并没有特别回应,可以试试看让她换位思考,“如果小娃娃总是打北极熊,你觉得北极熊会怎么想?”
规则这件事不是遇到问题了,我们觉得不对了,就开始当场教育,没人喜欢在玩的兴头上被喋喋不休的。
好的教育不是发生在某个时刻的当下,而该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浸润。
我从小D 3岁多就开始玩一个游戏叫“好的选择还是坏的选择”。
睡觉前吃糖是好的选择还是坏的选择? 生气了打妈妈是好的选择还是坏的选择?
这个游戏的好处是,让孩子开始建立一个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自由,选择可以不同,但有好坏之分。
这种意识就能影响到他们的交友,我们可以仍然爱我们的朋友,但是朋友的某些行为是可以有更好的选择的。
3、制止行为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朋友问,那么我的孩子已经有了模仿那些不好行为了怎么办?
我们要知道,学龄前的孩子进行模仿太正常了,这本来就是他们一个“学习”的模式,想想他们学习其他新技能不都是这样?
遇到孩子在模仿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及时制止,说明原因,如果孩子“屡教不改”,那就需要让他自食其果。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去制止孩子,他们通常会发出一个灵魂拷问——为什么他可以,我就不行?
小D也问过我“为什么她可以打人”,我会回答“在我们家打人是不被允许的”。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的是,关于行为准则,我们有一个自己的底线,并不是因为其他人可以做我们就可以,而是这件事违反了我的处事底线。
如果小D仍然一意孤行,那么我就会告诉她之后的结果,“如果你仍然打人,那么我们就必须提前回家了,打人是不被允许的”。
“如果你太兴奋了,可以过来,妈妈抱你一会冷静一下”。
和任何管教孩子一样,有时小D可以改正,有时不行。但不管任何时候,我的反馈让她清楚了,我们的原则和底线在哪里。
与其严防死守,不如从根源上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和交友观。
父母的职责不是给孩子一个虚假的完美环境,而是带着孩子去接触真实但不一定完美的环境。
会“感染”,会“跌倒”,那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孩子社交免疫力的产生。
给云闺蜜的话:
话题索引
搜索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