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对才行,教你几招同房技巧,提高怀孕几率!(仅限成年人查阅)
2023-01-24
更新时间:2022-06-28 12:06:35作者:佚名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常言道“穷养儿,富养女”,很多父母听完立马开始遵守了穷养的标准,即使家里条件不错,也开始刻意穷养儿子。
看着儿子自觉地过拮据的生活,为父母承担家务,帮父母省钱时,很多父母在一旁倍感欣慰,觉得孩子成长快很懂事,但是,这真的是好事吗?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穷养,穷养儿的准确含义是:让孩子从小体验挫折感,学会独立自强,培养出强大的内心。这才是穷养儿子的父母的初衷。
对一个男人而言,学会独立和自力更生是最重要的意义,有坚韧和顽强的性格,就不必担心初入社会被“风雨”压垮,因为他能自己在雷雨中站起来。
然而,现实中的穷养儿容易出现哪种情况呢?
有一个心理咨询师分享的案例特别经典:一个小伙子原本家境不错,从小被灌输挣钱不容易、要节约、要艰苦简朴的观念。
本来是好的,但是据他回忆,只要想要买点什么东西,父母总是会以“浪费”理由拒绝,久而久之,他就觉得自己好像不值得父母花这个钱,在金钱上感到挫败感后,他就一心只扑在学习上,最终考上了名牌大学。
一切仿佛正如父母预期那样发展,
但是当他出身社会面临独立的时候,本质问题就显现了,当他和另一名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一起面试某公司的岗位时,却被对方挤下去了,小伙子很不理解,跑去问面试官。
面试官回答得很现实:因为他太不自信了,全程都在看地下,明明拥有金牌学历,提的工资却比另一位低许多,而那个岗位恰恰需要一个特别自信的人,所以觉得他不符合。
《一个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有句话很经典:贫穷不会给你力量,或是教你坚持。不,贫穷只会教你如何变穷。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高位的人对低地位的人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比如孩子对父母,学生对老师,下属对领导,当这些人低估我们的能力,认定我们是不求上进的、行为差劲的,我们就会将这种观念内化,从而表现出对方预估的表现不良行为。
正如穷养儿子父母表现的,孩子接收到了错误的信息:自己是不值得父母耗费这么多钱的。
很多家长觉得“穷养”是好事,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美其名曰是锻炼孩子的意志力,但是,培养意志力真的不是限制金钱那么简单,穷养是指物质穷养,然而过度地物质穷养反而会造成一种“精神穷养”,所谓精神穷养,就是指的父母对孩子过度严格苛责、贬损,缺乏鼓励,说白了,穷养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骄纵的可能性。
但是过度穷养却让很多男孩一辈子在阴霾中生活。
因为无数对比下的落差,因为无数期盼下的失望,无数次的自我贬低——因为自己“没资格”,精神穷养,已经让孩子演化成了一种性格缺陷。
穷养过度的父母最错误的一点就是对孩子的欲望压制,然而,压制只会让孩子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甚至长大后以一种不正确的方式去获取。
就比变形记当中那个被穷养的富二代,他一直认为父母有病,内心对父母充满了怨恨,长大了通过疯狂消费来狠“宰”父母。
父母正确穷养孩子的做法,不单是限制金钱,而是教他们学会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你可以用爸爸妈妈的钱,但是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你能够得到,在我们随处可见的问题人生中,延迟满足是十分可行的生活方式,考试出考试成绩,吃饭需要烹饪,工资要延迟到账…等等无一不涉及。
在延迟欲望的过程中,考验的是男孩自我调节,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的综合意志力。
这样的自律能力,控制自己的欲望,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去完成某种想要的目标,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件特别特别了不起的能力。
只有在这种环境下穷养的男孩,才会具备较强的自信心和社会竞争力,能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困难;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也能抵制住眼前的诱惑,从而实现长远的、更有价值的目标,获取人生的成功。
这才是穷养孩子真正的意义所在。
如果一个孩子,只是想先享受,遇到问题就跑,那说明父母在富养放纵孩子,这样的孩子往往做事三分热情,也不愿意多动脑筋,多思考,更别谈及延迟满足的喜悦和乐趣。
而被过度穷养的孩子处于混乱和迷茫的困顿中,没有目标,没有指导,没有父母的示范和爱,就容易寻找错误的努力方向,很难成长为人格健全的孩子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给予孩子明确的奖励物,这个东西是孩子很想得到的,比如,孩子写完作业就可以好好玩一下,那么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就不会选择先逃避,而是去面对问题以及问题带来的烦恼和痛苦,懂得事情轻重以及优先秩序,一步步去解决,从而在最后获得一种更大的乐趣。
穷养毁三代,被穷养长大的男孩即使有一天富裕强大,也会习惯节俭消费,成为精神上的“穷爸爸”,他的孩子也将和他一样,从一个庸俗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对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锱铢必较。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