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出现多个新提法 释放哪些政策信号?

更新时间:2022-11-18 14:23:59作者:智慧百科

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出现多个新提法 释放哪些政策信号?

    本报记者 刘琪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海外通胀高位运行,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但要看到,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素条件较为充足,有效需求恢复的势头日益明显,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

    同时,《报告》明确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与《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此次《报告》中出现多个新提法,释放了新的政策信号。

    年内降准降息可能性较小

    在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方面,《报告》提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同时,还特别强调“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这是《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并未提及的。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意味着短期内,货币政策将主要通过结构性工具定向发力,包括下调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大对房地产的定向支持力度等,而着眼于稳汇市及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年底前实施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较小。

    对于“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的提法,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认为有以下几层思考。首先,目前地缘政治冲突仍扰动世界能源供应,发达经济体高通胀粘性较强,外部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其次,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广义货币(M2)增速处于相对高位,若总需求进一步复苏升温,可能带来滞后效应;再次,受冬季猪肉采购和采暖需求旺盛、春节错位等因素影响,特别是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后,消费动能可能快速释放,也可能短期加大结构性通胀压力,对此要密切关注,加强监测研判,警惕未来通胀的反弹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并未出现在此次报告中。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这或意味着央行流动性调控宽松程度的边际收敛。核心原因在于央行从金融稳定角度,对防止资金空转的考量及汇率、国际收支重要性的提高。当前货币政策首要目标在稳增长保就业、金融稳定、稳汇率及国际收支间高频切换,政策基调将在稳健略宽松及稳健中性之间灵活切换。

    用好用足稳楼市政策空间

    在市场普遍关注的房地产方面,《报告》在延续了《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法的基础上,新增了“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并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引导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融资支持,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述。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央行三个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都提及了“三个坚持”,充分体现了政策的定力,也体现了在政策宽松下的底线思维。

    对于此次《报告》的新提法,严跃进认为,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客观上要求相关部门积极提供资金支持,也要求此类资金加快进入项目工地,对于缓解一些工地资金短缺问题、加快年底项目竣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鉴于“引导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融资支持”,预计11月份至12月份,相关银行就会积极研究这项金融工具。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都会强化这类融资工作的研究和资金投放。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前已经密集出台一系列稳楼市政策,接下来首要的是推动和指导各区域因城施策,用好用足稳楼市政策空间,积极推进保交楼,稳定市场信心,促进楼市企稳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