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李志刚:见证雕漆的辉煌、落寞与重生

更新时间:2023-01-16 11:06:18作者:智慧百科

非遗传承人李志刚:见证雕漆的辉煌、落寞与重生

一把朱砂红的“鸿福官帽椅”陈列在展厅中央,剔透而精致,宛如一件当代艺术品。

跟传统官帽椅的木质材料不同,这把椅子的椅背、扶手与椅座上,都是精雕细作的雕漆工艺,再与剔透的亚克力材质相结合,呈现出古老与现代的强烈反差感。

2023年新年第一天,包括这把官帽椅在内的120件/组作品,集中呈现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这是北京市工艺美术师学院项目近三年的创新成果,涵盖了雕漆、景泰蓝、花丝镶嵌、金漆镶嵌、玉雕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开幕当天,雕漆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志刚去了现场。这些年,他带出的学生数以百计,为鼓励更多年轻人学非遗技艺,他总是带着他们一起完成创作项目,一起做展览、参加技能竞赛,一起把作品带上拍卖会。

“雕漆工艺从唐代开始,横跨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到今天已经有1400多年历史。”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李志刚说,他从15岁开始学雕漆,已40多年。

雕漆在明清两朝是皇家宫廷工艺器物,历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艺术价值。但到了当代,雕漆一度没落,直到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保护名录,才重获生机。

“有人觉得,雕漆这样的传统技艺,就应该进博物馆。以前的雕漆作品,都在沿袭明清时期的造型,确实跟现代人的生活比较远。”李志刚想,越是传统的技艺,越是要想办法融入现代人生活,甚至跨入当代艺术领域。

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李志刚带领团队参与国礼项目,短短数月完成《丝路绽放》雕漆赏盘、捧盒和饰品,细节繁缛的作品惊艳四座。此次展览的新作《鸿福官帽椅》,是更创新的尝试。椅子以数控高科技手段与3D打印技术,叠加刀尖上的雕漆技艺,探索非遗技艺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可能性。

在李志刚的设想中,借助3D科技,未来的雕漆作品也可以实现工业化量产。

千年雕漆的当代兴衰

1980年,15岁的李志刚考入北京工艺美术职业高中,开始接触雕漆。

改革开放初期,像他这样的初中毕业生选择传统工艺专业,更多是一种职业化选择。他形容那时的自己“就是一张白纸”,并不懂传统文化,只是从小喜欢画画,觉得“雕漆”二字或许跟美术的关系更近一些,选了这个专业。

雕漆工艺始于唐代,南北方皆有雕漆工艺。元明清时期,因皇家对雕漆的需求量增大,雕漆逐渐落户北京,成了雍容华贵的皇家象征。尤其在乾隆时期,宫廷内的屏风、桌椅以及日常摆件和用品,皆有雕漆工艺。故宫博物院现藏漆器就有1.8万多件套,足见皇家对漆器的偏爱。

光绪年间,北京曾开办近代第一个民间雕漆作坊“继古斋”。解放后,一批分散在民间的雕漆工匠成立了北京雕漆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北京雕漆厂,成为雕漆工艺传承的重镇。

1983年,18岁的李志刚正式进入雕漆厂。他记得当年工厂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车间日夜开工,过道上堆满朱砂红的雕漆材料和成堆的成品,“当时还是计划经济体制,雕漆的出口订单量特别大。厂里工人有800多人,每天都在加班加点。”

雕漆是“刀尖上的艺术”,早年与景泰蓝、玉雕、象牙雕刻一起,被称作“四大名旦”。雕漆制作工序很复杂,从设计、制胎、作地、髹漆、画印、雕刻、烘烤、刮磨、抛光等等,足有数十道工序。一件普通雕漆成品需半年,精品制作则需要一两年的功夫。


上世纪90年代,雕漆厂向市场经济转型。因为生产周期长、投资大、管理体制陈旧的诸多原因,行业逐渐萎缩。

“不只是雕漆,很多传统手工艺都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模式,不知道怎么自主开拓市场,面临非常窘迫的局面。”李志刚说,当时很多工人被下岗分流,跟他一起进厂的30多位同学,在90年代末只剩下三四个人。原本的800多位工人,压缩到100多人,生产车间也逐渐压缩,转成写字楼出租,弥补企业亏损。“那是最困难的时候,周围环境都在剧烈变化,给人心理上的触动很大。”李志刚的妻子和岳父都在雕漆厂工作,他眼看着行业没落,看着身边人买断工龄离去,或是选择下海经商,彻底改行。

更让他觉得残酷和遗憾的是,雕漆行业原本的手艺人就年龄偏大,结构老化。他们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些年轻人,又遇上行业低谷。上世纪90年代末,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开设雕漆专业,李志刚受邀去做理论和技术指导。他悉心带领的这批学生于1997年进校,2000年毕业,赶上企业改制的困难期。到了2003年,北京雕漆厂不复存在,第一批学生几乎全部离开。

“要在一个艰难落寞的行业里面坚持,当时确实是很困惑。”李志刚说,传统工艺不但费时费力,工作环境也很艰苦,他之所以坚守,更多是因为热爱。“雕漆厂没了,文乾刚先生组织了我们几位依然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成立工作室。”李志刚说,文乾刚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雕漆厂从一名普通工人做到总工艺师,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2004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两年后,雕漆技艺被评定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坚守在雕漆行业的这批传承人,等到了新的转机。“现在在北京,雕漆有好几个工作室。我的工作室有十几人,最小的学徒20岁,已经完成了新老交替。”李志刚说,当他独立出来做自己的工作室,意味着这类作坊式的工作室,逐渐演变成传统行业在当下生存的新形式。


非遗的当代化

李志刚一直坚信,雕漆工匠手上的刀,代表着内心,“只有把情感投入作品,用作品抓住人心,才能把行业带动起来。”

他是雕漆行业里最敢于突破的人,曾以一件《漆母》的作品在业内引起争议。

古代雕漆多是平面雕刻,很少创作圆雕。但《漆母》却是一件真人大小的雕漆作品,耗费三年创作。作品是一位哺乳妇人的站立雕塑,全身有三种雕漆纹样,底层的云纹意味着七千年前的漆器初期,中间的卷草纹是盛唐时期的象征,上层车轮装的现代纹样则是漆的当代化符号。

用一位母亲的形象来致敬雕漆,是源于李志刚亲自参与漆农采漆时的感触。雕漆之难,不仅是工匠的技艺和时间成本,材料本身也是昂贵的自然馈赠。一棵漆树的整个生命周期只能割出10公斤左右的生漆,古时就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母亲的乳汁抚育孩子,漆树上流出来的生漆是乳白色的,也孕育着漆艺术千年的传承。”他用《漆母》来表达对材料的敬畏,也跨出传统通往当代艺术的第一步。

这件作品被专家视为脱离了传统工艺美术范畴,评价褒贬不一。如今再看,李志刚觉得,有争议才是好事,“一些思维比较传统的专家认为,这件作品跨度有点大,走到了当代艺术。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问题在于,大家向来都是互相赞美,缺乏思考和批评的声音。”

那之后,他继续朝自己的方向做各种创新实验。2016年,他从敦煌艺术汲取养分创作出一系列《伎乐天》,敦煌壁画人物手持各种乐器,身着盛装。2018年,他耗时四年,与几位燕京八绝技艺大师共同完成《燕京八景图》屏风。


这几年他想的最多的是,怎么用综合材料和工艺,让雕漆融入当代家具,《鸿福官帽椅》就是新的跨界尝试。他选择亚克力这种水晶玻璃般透明的材质,以数控的方式加工,胎体用3D打印,每一个部件都精准而严丝合缝。椅子的椅背弧度、大小、尺寸,都有精细的各种数据,理论上说,已经可以实现量产。

2013年,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恢复雕漆专业。李志刚正式入职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把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在了学校。他以雕漆专业首席指导的身份,把雕漆专业做到校企共建、产教融合,与教师团队经过十年探索,形成一套适合当代年轻人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从那时到现在,李志刚带过的学生数量超过百人。李志刚的儿子李根,也跟随父母进入雕漆行业,一边跟父亲创作,一边协助培养更年轻的雕漆工匠。

“雕漆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现在越来越有信心,国家从政策和资金上对传统技艺的支持越来越多,这是特别好的支撑点。”很多时候,李志刚把自己当做一名老师,他培养出越多年轻人,这门手艺就能更加长久地留存下去,“非遗的传承离不开创新,也不离开人,尤其是年轻人。”

本文标签: 李志刚  玉雕  雕漆  景泰蓝  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