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栽培技术要点,生姜种植方法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3-15 22:08:02作者:佚名

生姜的栽培技术要点,生姜种植方法有哪些

生姜,是姜科、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100cm)的新鲜根茎。品种有:尉丰生姜,山东昌邑面姜、青州竹根姜,山农一号生姜,青州小黄姜。

严格选地,避免连作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性强的砂壤土、壤土、粘壤土。场地地势略高,排灌方便,积水少。生姜不宜连作,但应与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轮作3-4年。

选择生姜籽促早发芽

选用块茎大而饱满、皮色鲜亮、肉质鲜嫩、质地坚硬、芽1-2个、重50-75克、无病老姜为种姜。生姜种子播种前用50%多菌灵浸种500次。消毒后,生姜应晾干2-3天。当生姜表面光亮时,可以堆起来盖上稻草保温发芽。温度应控制在20-25℃℃. 当姜芽长到1厘米时,就可以播种了。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灌水条件好,温度高,不促进发芽,在蛰伏季节播种;无灌溉条件和低温,需促进发芽,清明前后或雨季播种。实行钻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沟深10-20厘米,亩产500公斤左右。每亩施用尿素15kg,复合肥25kg。肥料被放进沟里与土壤混合。播种前1小时左右,浇灌底水使土壤湿润。把姜片水平放在沟里,以保持幼芽的方向一致。用手轻轻压入泥中,用约5厘米湿润的细土覆盖。

施用足够的基肥

生姜生育期较长,应采取多次施用足够的基肥和追肥的原则。整地方面,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钾肥25公斤。苗木高度30厘米左右,有1-2根枝条时,施肥一次,每亩施尿素20公斤,也可用粪肥水浇灌苗木;入秋前后,每亩施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距植株基部15厘米左右开沟;地下根茎膨大时,每亩施尿素10~15kg,硫酸钾15~20kg。

阴凉、促进生长

生姜是喜阴、不耐高温和强光的植物,所以夏季生长期要遮荫,以促进生长。遮荫方式有搭棚、高秆玉米间作等。

防止旱涝,及时培土

生姜不耐旱涝,对水分有严格要求。生长期间最好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高温期间,应及时浇水降温。早晚浇水比较好。雨天要及时将田间积水排干,减少姜瘟的发生。为了防止根茎露出地面,表皮变厚,品质变差,必须培土。一般情况下,结合浇水、施肥,需耕作2-3次,每次约3cm。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是腐烂病和斑点病。腐烂一般从7月份开始,8-9月份是腐烂的高峰期。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挖出带病原体的土壤,在病孔内撒石灰,用干净的无菌土填埋。在疾病早期,每7-10天喷800次50%百菌清。主要害虫为姜螟和姜蛆,喷洒敌百虫或辛硫磷。

本文标签: 生姜  栽培技术  要点  种植  方法  哪些  姜科  姜属    

为您推荐

如何养鸳鸯鸭,如何养鸳鸯鸭视频教程

1、养殖场选址与建设鸳鸯鸭的养殖场最好是选择地势高燥,但整体平坦的地区,土质最好是沙质壤土,这样有利于排水,保持养殖场的干燥。养殖场建设的方位最好是坐北朝南,这样冬暖夏凉,对养殖也更有利。还有就是鸭舍的通透性要好,内设控

2022-12-04 13:51

肉鸭出栏前如何增重 肉鸭出栏前7天如何增重

鸭子出栏前的增重很重要,如何才能让鸭子在出栏前能快速的增肥呢?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这些方式,即安全又有效果。1、少吃多餐正常的养殖鸭子一般是一日三餐,每次让鸭子吃到不吃了才会停止,随后就要鸭子自己去消化了。出栏

2022-12-04 13:51

常见的黄茶品种有哪些 黄茶有哪几种品种

黄茶是我们常见的茶叶之一,也是我国六大类茶叶中的一种。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其特点是“黄汤黄叶”,核心工艺是闷堆渥黄,在绿茶工艺基础上,增加了闷黄的步骤,有的在揉捻之前,有的在揉捻后,有的在初次烘干之后,有的在二次烘干之后。

2022-12-04 13:51

番鸭换羽期管理技术 肉鸭第二次换羽期要注意什么

1、换羽时间番鸭一般有2个产蛋期,当第一个产蛋期结束后,番鸭就会自然的进入换羽期,这个时期要历经三月之久,之后才能慢慢的恢复产蛋,这个时间段一般在立秋后至冬季。时间不定且较长,所以会采取人工强制换羽方法,使其换羽整齐集中

2022-12-04 13:51

油麦菜和生菜叶有什么区别?油麦菜吃多了怎么办

很多人都觉得油麦菜和莴笋叶的样子很像,而且味道也是非常相似的,不知道油麦菜和莴笋叶有什么关系,吃过的小伙伴都表示油麦菜吃起来要比莴笋更甜更嫩,那么油麦菜和莴笋叶有什么区别?油麦菜吃多了会怎么样?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2022-12-04 13:51

临武鸭养殖技术(临武鸭养殖电话)

1、选地建舍临武鸭的养殖场址应选择在有池塘、湖泊等地方,远离城区、工厂等嘈杂、污染的地区。然后建造鸭舍,鸭舍要由运动场、休息区、水域等区域组成。将鸭舍的高度控制在两米左右,保证良好的通透性。防止鸭舍内潮湿滋生病菌,然后运

2022-12-04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