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对才行,教你几招同房技巧,提高怀孕几率!(仅限成年人查阅)
2023-01-24
更新时间:2022-09-25 09:06:05作者:智慧百科
为了管教孩子,我们每天要说很多话,疫情后需要说得就更多了,“爸爸/妈妈在开会,不要大喊大叫!”“别往下扯口罩!”“咱们不揉眼睛!”,可惜,常常是我们一直说,孩子一句不听,甚至你说得越多,孩子越作!
为什么?研究显示,是我们说错话了!一些话说出来只会造成反效果!
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那些帮倒忙的育儿短语,解释它们为啥又没用又有毒,推荐更有效的替代说法。
1.别哭
孩子一哭,我们总是忍不住告诉他们别哭,因为我们的关注点在哭上,急着把哭这件事解决掉。但是,不允许孩子哭会给孩子输入这种信号:我的感受不重要,我以后最好也别再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情绪。
比起否定,更好的做法是帮孩子描述出自己当下的心情,“你现在很伤心/害怕/难过”,只是这样简单的一句,孩子的情绪便得到了正视,而且等他们下次再闹小脾气,也知道用什么词来清楚地描述了。
2.别……
“别跑!”
“别喊!”
“别乱扔东西!”
研究表明,每当父母发出这样的命令,孩子根本不会停止自己的行为,说白了就是,说了还不如不说。
孩子听话只听关键词,如果你说“别跑”,他们听到的只有“跑”。作为替代,你可以说:“慢慢走”,这种说法能更明确地告诉孩子该如何行动,听起来也更顺耳,不那么像命令。
3.快道歉
孩子总被教育要说对不起,即便幼小的他们还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抱歉。说对不起安慰的其实是大人,因为我们觉得这么做有礼貌。但研究显示,光说对不起并不能让孩子长成有同理心的人。
相反,教孩子用行动去弥补会更有效。如果孩子毁了其他孩子搭的积木,那就教他再帮忙搭好。孩子咬人,就让孩子给被咬的人拿冰块敷一下。我们要教会孩子,他们的行为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后果,不是一个不走心的对不起就能解决的。
需要注意的是,行动本身应该是建设性的,而不应以惩罚为目的。这里举个反例,哥哥打弟弟,家长想,得让哥哥也尝尝被打的滋味,下次就不打人了,遂支持弟弟打回去。然而,一顿以暴制暴下来,两兄弟都没机会明白打人是不对的,以及打了人到底该如何妥善解决。
被强迫愧疚的人不会真的愧疚,只有付诸积极的行动才能让孩子变得更有同理心,渐渐不去做会冒犯他人的事。
4.我们不打人
“我们不打人”
“我们不乱扔”
“我们不咬人”
让人意外的是,这几句也是坑。我们的本意是好的,就是告诉孩子,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我们得遵守规则,确保大家的安全。
然而,对那些经常做出骂人、打人、咬人等负面行为的“小惯犯”来说,我们不……这种话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群体排斥在外。
更有效的方法是干脆地对孩子说:“打人是不对的”,并表达几句你或其他孩子对此的感受,接着让孩子采取行动,修复自己给他人带来的伤害。
5.看到了吧?
“看到了吧?我早和你说了。”
这句咱可太熟了!孩子在沙发上跳,你告诉孩子别跳了,他不听,结果从沙发上摔下来,伤着了自己。对此,你的发言是:
“看看,我早告诉过你不要在沙发上跳了。”
咱们有这种反应很正常,毕竟很生气。不过要记住,这句话只会让孩子感觉羞耻,没有给他们反思情况、解决问题的机会。
替代的做法是,忍住指责,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再好好和他们聊一下刚才发生了什么,再问问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下次会怎么做。
6.别哼唧
小孩有需求不好好说,日常哭唧唧,任谁都会抓狂,心里想的只有,能不能现在、立刻、马上别哼唧了!然而,做过家长的都知道,告诉孩子别哭别哼并没卵用。
下次可以试试这么说,“想做什么?咱们大声说出来”,或者问孩子,“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提醒孩子要去解决问题,学会掌控各种状况。
或者也可以试试育儿专家Lynn Lott发明的方法。当孩子问了一个问题,你的回答是“不”,而他却不依不饶,你可以这么说:“问过了,回答过了。”
在确保孩子明白意思的情况下,使用这句话,可以有效地减少来自孩子的抱怨、牢骚或讨价还价。
7.我得告诉你几遍?
这句话只会适得其反,因为它传递了一个错误信息,即,关于这件事,你会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孩子。如果你说了什么,而孩子置若罔闻,那可能是这几种情况:1)孩子没听到你说什么或没听懂你说的;2)孩子刻意回避你说的内容。
第一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让自己的指令更清晰明确;第二种情况表明孩子已经逆反,我们不如干脆放下架子,一些父母表示,比起高高在上地对孩子喊话,走到孩子跟前,看着他们的眼睛,平静地说出自己对他们的要求会更有用。
当然,解决办法因人而异,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说“我得告诉你几次”没有用,孩子听了以后并不会做我们要求的事。
8.等你爸回来收拾你
这句吓唬小孩的话也很经典,或者你更熟悉另一个版本:“快快快,一会儿让你妈妈看见就完蛋啦。” 话说,这种拿不在场的人镇场子的话真的有用吗?
有!只不过是反作用:1、它会让孩子害怕爸爸或妈妈(或其他不在场的家人),担心他们回来后的反应,如果孩子害怕家长责备自己,他们以后再做错事,遇到困难,可能就不会来求助父母。2、它会传递一个信息,对他们的行为,你不会马上采取行动。
要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想要有效管教,就要让他们马上见到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长远看来,等不在场的人回家再说是没用的。
总之,小孩初来乍到地球,和我们沟通有壁,我们就尽量把话翻译成他们能听懂能接受的样子吧!如果孩子能听进去,老父老母也能更省力吧……